不支持Flash
|
|
|
普华永道林怡仲:H+A易于A+H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 23:51 财经时报
在IPO道路上,是选择先发行市盈率更高的A股再发行H股的“A+H”模式,还是选择从市盈率更低的H股的“H+A”模式?普华永道给出了一个与普遍舆论相反的答案 是先到香港还是先在内地IPO(首次公开发行)?这是众多欲通过IPO获得融资的中国企业高管进退两难的选择。 2007年6月中旬,中国远洋(601919.SH)以A股创记录的98.67倍市盈率募集了150.3亿元人民币。7月初,西部矿业和拓邦电子也确定了在A股市场的IPO定价,市盈率分别达到28.57倍和20.87倍。 A股似乎凭借高市盈率正成为企业IPO的首选,去年曾风光无限的香港市场何去何从却引发了忧虑。 全球四大之一的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以下简称“普华永道”)对香港市场IPO表示了力挺。在其7月4日下午发布的《香港首次上市集资报告》中,预计2007年将有70家公司到香港首次集资。 “其中至少有60%的企业来自中国大陆。”普华永道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林怡仲的回答也表明他看好香港市场的融资能力。 赴港IPO热度不减 香港市场并没有因为内地IPO的暴涨而表现逊色。据普华永道的统计,2007年上半年,首次上市公司的集资总额为1026亿港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1126亿港元。 “但要考虑巨无霸IPO的存在。”林怡仲向《财经时报》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他所指的是中国银行(3988.HK)的IPO.2006年6月,中国银行成功在香港公开上市,募集资金754.27亿港元。 由此,普华永道在报告中提供了一组更具说服力的数据。 在排除筹资额超过50亿港元的公司后,2007年1至6月,新上市公司的平均集资额为13.2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9.76亿港元。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34家上市公司在香港市场完成首次集资,而去年同期的数量为27家。 “事实上,这种情况贯穿了去年整年。”林怡仲补充说。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1389.HK)也在香港成功上市,并在香港市场募集1249亿港元的资金,成为全球最大的IPO.所以,在去年全年,香港市场上市公司首次集资额达到了惊人的3410亿港元,而排除两大“巨无霸”的IPO后,其筹资额为1407亿港元。 普华永道对今年香港市场的首次集资充满了信心。据其预测,包括主板和创业板,2007年香港的上市公司首次集资额将达到2000亿港元,首次集资的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75家。 “H+A”模式较优 对于先发行H股的“H+A”模式,普华永道依然表示看好。“这倒不是因为法律问题,而是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来看。”林怡仲强调。 在他看来,如果企业在A股以高市盈率融得资金后,其以A股市场的估值去香港这个具有成熟投资者的市场进行IPO,将很难获得成功。 此外,在一种相对严格的市场体系中进行了IPO后,上市公司回归到A股上市显得更加容易。“在排名前50强的企业中,上市的路径更应该是H+A.”林怡仲如是看待中国企业的上市路径选择。 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在今年上半年去香港IPO的企业中,已有12家的市盈率介于20倍到50倍之间,主板全年IPO的市盈率将在18倍到22倍之间,“这与A股差距并不明显。” 在大型国有企业回归上,林怡仲出言谨慎。“考虑到市场时机的问题,估计有两三个回来就不错了。” 鉴于此前已有多家大型企业的IPO,普华永道把到香港上市的企业定位在了中至大型企业,“当中涉及来自内地的金融、房地产、零售及消费品、矿产及能源相关行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