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1亿证券账户开启新蓝筹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8:2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大扩容大蓝筹大趋势1亿证券账户开启新蓝筹时代

  证券时报记者汤亚平

  2006年10月27日,世界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中国工商银行“A+H同日同价”上市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规模IPO纪录!

  2007年5月28日,历史将会牢牢记住这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中国股民开户数在预料之中突破了1亿户!

  这两件震撼世界的大事,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两个基本点。它注定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艰辛和辉煌,注定了1亿证券账户将肩负开启新蓝筹时代的历史使命。

  如何打破目前市场的僵局,如何化解A股深层次的矛盾?眼前的种种迹象表明,管理层似乎胸有成竹,大机构依旧处惊不变,“球”好像在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脚下:A股市场美好的未来,寄望于1亿证券账户开启一个全新的蓝筹时代。

  管理层:加速扩大市场规模

  就当前的市场状况而言,投资者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宏观因素的不确定性。提税之后,大跌之后,新高之后,管理层似乎并不在意指数的涨跌,而是战略性地、胸有成竹地做两件事:一是毫不手软地抓监管,查处市场违规行为;二是毫不动摇地加速扩大A股和基金市场规模。

  最近的一则消息更使上述对宏观因素的看法清晰起来。继日前建设银行公告将发行不超过90亿股A股后,中国石油也宣布将发行不超过40亿A股。此前,中国移 动、中国网通等都先后表达了回归的意愿,预示着海外上市的大盘股回归浪潮即将掀起。

  对于当前管理层的“两手抓”,国泰君安的股民龚先生说,现在有关政策的用意比较明确,就是要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保证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扩容是最大的利好,”华泰证券的股民周先生一语惊人。他认为新一轮大扩容至少可以证明两点:其一,管理层明确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A股出现的深层次矛盾。4000点以上,利用流动性过剩等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快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是最好选择;其二,从长期来看,大盘股回归对A股市场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运作比较规范,有助于带给我国内地上市公司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国内证券市场总体质量。

  投资者:拒绝蓝筹无异于拒绝A股未来

  2006年10月27日,工行的上市将把中国股市带入“理性繁荣”时期。人们也不会忘记,工行A+H发行之前,从2004年的交通银行,到2005年的神华集团和建设银行,本来铁定做A+H两地发行的大盘股,纷纷放弃国内市场,转而在香港上市。这些大型优质蓝筹最终与国内投资者失之交臂,只是因为需要“打消市场对大幅扩容的恐惧”。当时境内外业界人士一片哗然: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特别是国家支柱型的大型企业的逐步引入,中国股市要何时能够摆脱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的梦魇。从这个角度来说,拒绝蓝筹公司无异于拒绝A股市场的未来。

  两年后的今天,虽然市场不再闻扩容而色变,但从近日股市的表现分析,市场对大盘蓝筹回归仍心存疑虑。

  对此,民生证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张志民说,大扩容优先考虑红筹回归,是一个战略性决策。目前对扩容的恐惧,主要还在心理层面。这一点,我们从新基金和新股申购上可以看到,市场资金仍然很充裕。市场正慢慢认识到这一点,从去6月初闻中行发行下跌,到稳步反弹迎接其上市,市场对超级蓝筹扩容已经有了较理性的应对态度,而去年10月大盘能飞越千八,迎接工行上市,则促使这种理性更加成熟,期间大盘蓝筹股的稳定上扬成为关键因素。

  上证所上市公司部总监周国庆一针见血地指出,拒绝大盘蓝筹股上市,将不能使中国投资者分享

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和增加财富的机会。他指出,前不久国内发现大油田,引起中石油股价暴涨,海外投资者一天净赚数百万,但是国内投资者却无法分享这种成果。但在它们相继回归A股后,这一状况将会得到改观。

  一个明显的数据是:2004年,中石油、中国移 动以及建行等三家公司总盈利等于国内A股1300家上市公司盈利总和。可时至今日,这些国内优质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巨大利润更多地为国外投资者享受。

  大趋势:新蓝筹时代拉开帷幕

  由于股民队伍的日益壮大,当前市场的散户特征十分明显。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股指期货的推出,大市值蓝筹股加速主导A股市场是今后的大趋势。只有1亿证券账户与大蓝筹有机融合,才是化解目前A股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那么乐观。前阶段题材股疯狂炒作时,许多股民包括分析人士“摒弃蓝筹”之呼声不绝于耳。一位股民在博客中,还道出了“摒弃蓝筹”的理由:为什么不选蓝筹?因为是在大牛市中,又因为蓝筹公司的业绩增长是平稳的,更因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有显著优于蓝筹的板块。他所说的“显著优于蓝筹的板块”指的就是“题材股板块”。

  与国际成熟证券市场相比,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向大规模发展将是大势所趋。统计显示,沪深股市总市值占GDP比例已经达到40%,与全世界

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例92%、英、美、日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占当地GDP的比例超过100%相比,我国股市发展空间广阔。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契机是, 中国资本市场经历十年的艰难发展,今天已经具备接纳大型蓝筹公司的能力。未来几年,随着一批大蓝筹公司陆续回归A股市场,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大盘蓝筹股值得投资者长期看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