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IPO审核停还是不停 证监会辟谣有此地无银之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9:05 每日经济新闻

  7月13日一根长阴,使得股市调整说甚嚣尘上。从股指、成交量、市场心态各方面分析,目前的走势如履薄冰。

  原因很多,有一点很明显,如果一周五只股票上市的狂热势头不减,证监会无疑会成为股指下跌时未能及时抽身者的众矢之的。证监会网站的发审会预告暂时停摆,管理层人为控制新股上市节奏的猜测成为主流。证监会新闻处处长刘辅华适时表态,IPO的审核情况依据市场而定,证监会并未有意控制审核速度。

  市场传言纷起之时,大多是市场走势敏感之日。无论是神秘资金入市还是新股发行时间表,证监会多数时候选择不发言或辟谣。不过,如果事情的发生不可逆转,所谓辟谣就有此地无银之嫌,既输面子也输里子。此前对于国资减持方式、IPO新规等等,证监会也屡屡辟谣,不幸的是,结果往往印证传言的可靠。

  停还是不停,这是一个事实。事实是,证监会审核骤然停摆。也许正像这位发言人所说的,确实没有公司提出申请,也许提出申请的公司都不符合发审条件———只有天知道,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这些公司的上市热情与质地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相信一个星期的时间无法在好坏公司之间划出鸿沟,那么,我们同样也应该相信,一周前的密集上市与一周后的停摆绝不会无缘无故。

  我们再次看到了无形之手的力量。不过,面对下半年接近3000亿元的扩容压力,即便是上帝之手,恐怕也无能为力。你能暂停审批IPO一周,你能停止一个月吗?不要说一个月,恐怕半个月都难。

  因为,中国股市需要“清欠”还债,证监会已经被逼债者追上门了。

  股改一周年,市场积聚了太多的苦主,这当然不是指那些没有丝毫博弈能力的中小股民,而是指那些压抑住融资欲望期待已久的公司、机构与他们的管理者。比如,那些恰遇股改高峰停止IPO审批的拟上市公司,他们遭遇池鱼之殃忍耐年余;也有一些并不是苦主却自认为是苦主的,比如抛出国有资产流失论等武器仍然不得不支付对价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而这些企业背后都有地方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作代言人,所谓地方利益公司化、行业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不是虚言;当然,还有为支持股改举了一阵子杠铃的

证券机构,以及借钱给这些机构的国有银行———现在,所有这些人、这些公司、这些政府管理部门都顺理成章认为应该得到补偿,他们合力帮助证监会建立了股改这一历史功勋,如今,大口吃肉、论斤分银的时候到了。

  央行、社保、保险基金或者为券商、或者为股指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付出为了得到回报,这一回报更被说成是为中国股市继续作贡献。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要在A股市场上市,基金要打新股,保险基金要求参与并购,证监会如何有理由拒绝,又有什么能力拒绝?尤其是目前社会资源的主要流向已经十分清晰,股市要做的,无非是顺时而为,筑沟建渠,为这一工程添砖加瓦。

  证监会尽管被逼债,却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杨白劳,说不定还在心中窃喜。股市与银行、社保资金、保险行业既已纠缠得密不可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没有任何人敢于冒天下之大违,敢声称关闭中国的股市。由此,借力打力,中国股市及其管理者得到了永久基业。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市场改革领头羊的股市,在股改之后承担市场之外的责任不是更少而是更多。虽然支持地方国企发展这样的任务已显荒唐,但换来的是更为沉重的为国有银行、央企治理结构转变服务,为央企做大做强保驾护航。投资者应该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叶檀 每经评论员 

    此前报道:

   证监会并未有意控制IPO审核速度

   IPO审核可能暂停一周 以缓解新股不断发行压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