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资本市场“扒粪工”在行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11:32 证券时报

  刘锐

  近日,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动作频频,三篇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年度排行榜隆重登场:2005年度十大现金舞弊十大财务舞弊二十大掏空公司排行榜。榜单的内容触目惊心,投资者除了知道哪些上市公司“品行不端”之外,一些专业绕口的财技更是被口语化的语言形容得出神入化。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涉及到造假舞弊,更是讳莫如深。敢在这个问题上“动土”,得益于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民间机构的身份。因为是民间机构,没什么利益纠葛,所以就敢畅所欲言。事实上,近年来走在

资本市场民间打假活动前列的,就是国家会计学院的这支研究团队,在成立研究中心之前,该团队就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进行了几年的跟踪研究,曾用京申、飞草、申草、车夫等笔名在很多媒体上揭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在业界颇有影响力。而去年11月研究中心的成立,足以成为其中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这标志着国内股市民间打假活动已上升到规模化、组织化的高度。

  资本市场打假,尤其是专业的“民间打假”,能发现很多投资者无法发觉、监管者可能又无暇顾及的上市公司舞弊财技,实际上充当了监管者、中介机构、投资者之外的“第四只眼”,这的确令人拍手称快。没有刘姝威,或许蓝田股份的老底不会被很快就揭穿;没有国家会计学院这些扒粪工,一些上市公司的蒙人伎俩也就不会很快现出原形。可以说,类似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打假活动,就像是扫清上市公司财务黑幕的一盏明灯,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披露正规监管渠道的有效补充。

  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大振声威,违规公司为之胆寒,这是个好事。但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打假这种非常有意义但容易得罪人的事,通常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掣肘,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打假活动未来如何走,存在很多未知因素。首先,财务舞弊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民间机构,属于自筹经费运作,但如果常年累月大规模的调查取证,人力物力成本肯定不低。如果长久地保持学术研究机构的独立性,那么用什么来维持研究中心所需大量经费?其次,如果发展成商业模式,在曝光公司恨之入骨情况下,会不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试图“俘获”研究者本身,这也是个问题;再者,大规模、持续性的打假牵涉到各方面层层利益和整个股市的诚信和形象,有关方面的态度也很关键。

  股市打假当然不错,但正如民间反腐、商品打假活动一样,其行为毕竟是临时和业余的,所起作用也比较有限。因为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扫黑揭丑,光靠民间力量决不能斩草除根,资本市场也不例外。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用监督,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惩罚措施的及时跟进、同行业的配合等条件一个都不能少,否则纵使研究力量再专业,也是孤掌难鸣。

  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三大丑陋排行榜已出来好几天了,对于该等“玷污清白”之重大事件,按理相关公司应该在第一时间公开辟谣或澄清 。奇怪的是,上榜的上市公司没有一个站出来接招。是默认确有其事,还是故意装糊涂,抑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随您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