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可怕的会计科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1:32 第一财经日报 | |||||||||
和各位小股民一样,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有很多不满情绪,因为有些上市公司的账目总是让人眼花缭乱。有些明明是侵吞上市公司的资产,结局却往往是虽然不合理,但似乎又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坏账准备”是我国财务会计科目,这个科目时常担当着“藏污纳垢”的职能。坏账准备,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应收账款有可能收不回来的意思。上市公司为什么有那么多收不
当然,我这样说,反而会有人说:“这是国情嘛!”我想,这是麻木不仁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为上市公司推脱责任提供借口,也不利于公正且富有竞争力的市场经济的形成。 我国沪深两地1300多家上市公司,有哪一家上市公司敢说自己没有过坏账?关键是坏账是怎么产生的,坏账又是怎么处理的。我不幸地注意到,上市公司的高级经理往往跟欠债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是债务担保和货物交易纠缠在一起,往往是控股股东在旁系设置的关联企业串谋作祟,往往是通过债权款项打折手法进行第三方转移……手法太多了。从我国恢复股市交易的十几年来,坏账准备这个科目已经让很多人阴谋得逞,但就是看不到有哪一家上市公司确立了《企业应收账款追索与“坏账准备”责任承担规则》,是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还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想到,想到了也不敢付诸行动? 深度考量“坏账准备”这个科目,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我国会计学偏重于“核算”,疏失于“监管”,这已经是业界的通病,必须从根源上得到改观。(上海通商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研究员:朱长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