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坏账准备:可怕的会计科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1:32 第一财经日报

  和各位小股民一样,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有很多不满情绪,因为有些上市公司的账目总是让人眼花缭乱。有些明明是侵吞上市公司的资产,结局却往往是虽然不合理,但似乎又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坏账准备”是我国财务会计科目,这个科目时常担当着“藏污纳垢”的职能。坏账准备,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应收账款有可能收不回来的意思。上市公司为什么有那么多收不
回来的坏账,产生坏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不是有些人有预谋而刻意制造的?产生坏账的责任谁来负?围绕这些问题,我查阅了数十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关于应收账款的财务信息,坏账数额动辄过千万元,甚至几个亿,处理方法就是分摊结转进入“管理费用”账户,尔后是万事大吉。这些巨资跑到哪里去了,我们不得而知。

  当然,我这样说,反而会有人说:“这是国情嘛!”我想,这是麻木不仁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为上市公司推脱责任提供借口,也不利于公正且富有

竞争力的市场经济的形成。

  我国沪深两地1300多家上市公司,有哪一家上市公司敢说自己没有过坏账?关键是坏账是怎么产生的,坏账又是怎么处理的。我不幸地注意到,上市公司的高级经理往往跟欠债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是债务担保和货物交易纠缠在一起,往往是控股股东在旁系设置的关联企业串谋作祟,往往是通过债权款项打折手法进行第三方转移……手法太多了。从我国恢复股市交易的十几年来,坏账准备这个科目已经让很多人阴谋得逞,但就是看不到有哪一家上市公司确立了《企业应收账款追索与“坏账准备”责任承担规则》,是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的关键点,还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想到,想到了也不敢付诸行动?

  深度考量“坏账准备”这个科目,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我国会计学偏重于“核算”,疏失于“监管”,这已经是业界的通病,必须从根源上得到改观。(上海通商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研究员:朱长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