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表决流通股东参与率狂降 股民选择集体沉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02:48 每日经济新闻 | |||||||||
以前,有一位心理专家朋友跟笔者讲过一种群体心理学中特有的“集体沉默”现象,就是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合,当人们面对利益威胁时,可能会选择站出来反抗,也可能会选择沉默,但还有第三种选择———期望别人首先站出来反抗,因为首先站出来的人可能第一个受到伤害,而其他人的利益可能得以保全。这种期望心理很可能使个体在受到威胁时首先选择沉默,而个体沉默进而导致整个集体沉默,使犯罪行为得以在群体中顺利实施。
目前,A股市场其实就是一个较封闭的空间,股市表现与整体经济关联度不高,股市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就连A股市场投资者也日益演变为独特的“股民”。那么在股民整体利益受到侵犯时,会不会出现集体沉默的现象呢?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昨日,全面股改第一批上市公司的方案表决完毕,无一例外地获得通过,这和试点阶段的情况一样。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流通股股东参与表决的热情迅速消退,平均投票比例只有30%左右,最低的甚至不到13%。虽然这批方案平均参与表决的流通股赞成率近90%,但结果似乎并不能代表全体流通股股东的真实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方案是否满意恐怕不能仅看表决结果,市场走势反映出来的可能更为真实。一般来说,所有方案在表决时都获得高支持率,那么投资者对整个股改进程一定非常满意、非常拥护,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应该是不断增强的,走势也应该是欣欣向荣的。但股市实际走势却恰恰相反,这似乎证明投资者通过操作对市场表达了另一种情绪。 不能说已通过表决的方案都不好,但肯定不全是合理的、让投资者满意的。到目前为止,除试点阶段清华同方的方案被否决外,其他方案全都通过了。现在想想清华同方及其股东也许会觉得自己很冤,其方案相比其他公司当然不是最好的,但绝对不是最差的,放在现在推出恐怕也不会通不过。 算上试点,股改刚进入第二批表决,流通股股东参与率就出现惊人的下降,股民难道对自己的利益毫不关心吗?不是,而是集体沉默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出头的人不讨好,那么就更加没有出头的人。 试点阶段是股改争议最大的时候,也是流通股股东参与率最高的时候,这时候一系列保驾护航的措施出现了:资金进场,股指上涨两百多点,G股成为热点,回购、增持承诺也出台了。上市公司在这个阶段加强了对机构投资者的个别沟通和协商,结果是第二批试点全部通过。 可以这么说,方案被否决最可能出现的时机就是第二批试点时,但已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股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流通股股东,特别是小股东选择了集体沉默。当然,市场集体沉默还有一个很重要但不为人们重视的原因,就是没人看到抗争的利益。 作者:徐胜治 大摩投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