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以制度安排做强资本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02:39 第一财经日报

  牵动7000万个投资者的资本市场,在“十一五”期间将如何加快发展?这是个既不容回避、也颇难回答的重要问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有关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容虽不算多,但总体原则和方向论述得非常明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正处于攻坚阶段,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基础制度性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比怎样说更重要的,当然是怎么做。去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公众最关心的是有关部门如何落实这“国九条”。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更多问题实际上涉及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安排,必须先修订有关法律才能推进。就在五中全会结束后不久,全国人大10月27日审议通过了经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并将于明年起正式实施。这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两部重要法律,更是规范未来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

  引人注目的是,这次两部法律的修订内容较多,也非常关键。比如《证券法》,全面调整并补充了有关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和登记结算等基本制度;《公司法》则充实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最受公众关注的重要内容。但凡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人都很清楚,这样的重大修订互为关联,互相促进,为资本市场加强制度性建设构筑起更坚实的基础;而两法修订能够顺利完成,也表明各方面对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形成了更高共识。

  从中央总体思路看,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不是孤立的,而是置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之中的关键一环。根据五中全会精神,“十一五”是中国改革总体攻坚的关键阶段,要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能再用一些短期或局部的办法,而是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即整体推进、整体转变。而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正是深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资本市场建设看,关键在于要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恢复并完善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首要功能。不容否认,中国资本市场之所以积累那么多结构性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功能长期被扭曲,资本市场要么成为国企脱困、改制的“无私”支援力量,要么成为利益群体圈钱分肥的争夺筹码,加上市场规模有限,直接融资总额较小,投资品种和机会有限,以致出现弱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反常情况。而现在,中国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企业有稳定可靠的融资场所,要多渠道充分利用外资,要为个人投资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机会,都必须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打造一个功能健全、不断扩大的直接融资体系。

  基于这样的分析,再看《公司法》和《证券法》修订,就会更清晰地看到,这两部法律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全局性的、长远性的、新的制度安排。比如,为资本市场的产品和交易创新、投资限制调整拓展了合法空间,全面强化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健全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监督、问责等规范运作基础,对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作了更严格而详尽的规范,通过完善证券发行和购并制度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并强化监管执法机制和监管责任制度,等等。而这些,都是资本市场加强法治和规范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然也必须看到,中国资本市场要真正做大做强,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既有法律明确界定了、但实际执行不力或相关措施仍不完全配套的问题,比如已经开始的

股权分置改革;也有一些法律尚难清晰界定的模糊领域或争议性问题,比如敏感的“管理层收购(MBO)”。在人民币已开始
汇率
制度改革、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的复杂情况下,既要保证资本市场在未来5年尽快实现自我完善,又要在稳步对外开放过程中做大做强,这真是一场挑战我们的眼界、勇气、智慧和执行力的大考,是
中国经济
发展必须攻下的难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