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估值在公司上市时就埋下困惑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5:4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建行此次IPO的招股价为1.8港元到2.25港元之间。据主承销商预测,按此招股价范围,预计2005年市盈率相当于8.9倍到14.2倍,2006年市盈率将达到7.7倍到12.2倍。陈悦先生由此感言,撰写估值之惑一文,提出了全流通发行后的新公司估值问题,可谓能及时弊之言。但觉得意犹未尽,可能有狗尾续貂之嫌,不免再想说两句。

  陈悦先生云:投资人学会自我保护,首先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来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的
潜力及研究公司治理环境结构。在整个估值体系暂时处于模糊走势之下,用各种公开披露的信息数据来判断公司是否具备投资价值。这无疑是精到之说。但稍感疑惑的是,要学会这种自我保护,又是一种高难度动作。

  何以见得?可对比一下内地银行股的IPO发行价。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1999年9月的首次发行价为10元;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2000年11月的首次发行价为11.8元;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2002年3月的首次发行价为7.3元。与建行的1.8--2.25港元和交行2.5港元的招股价相比,显然高出了一大截。

  据中金公司测算,若建行按招股价的上限计算,发行市盈率为14.2倍。而内地很多公司的首发股价大多为20倍市盈率左右。这种差异,可以解释的理由可能有如此几条:一是海外的估值正确,内地的估值有泡沫;二是内地的估值正确,海外的估值低了;三是差异来自非流通股股东对全流通的不同承诺。不管何种,都意味着估值在公司刚上市时就埋下了困惑的陷阱。

  跳出困惑的陷阱,需要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股改本质有准确的把握。在IPO的首次发行价上,内地与海外的差异,源自于在全流通与否的承诺上。时下,内地

证券市场的非流通股股东,要取消原来不流通的承诺,必须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这不是追求历史得失的补偿,而是一种合乎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原则的制度安排,把送股视为国有资产流失,是失之偏颇的。

  由此观之,建行IPO的招股价,为我们解疑释惑提供了一个活体。

  作者:诸葛立早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