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投资者关系要长期重视 沟通决定成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2:10 《新财经》

  在成熟市场,上市公司普遍给予投资者关系服务以长期、高度、持续的重视,而并非仅仅只在融资、收购等重大事件发生时才想到要告诉投资者“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文/高永宏 韩 杨

  “与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使流通股股东尤其是散户认同公司的企业价值。”——在
接受《新财经》关于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调查时,46%的企业认为这是股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越来越成熟的权利传导机制正在不断提升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话语权,反过来也会提高企业对投资者关系的重视程度。

  如何做好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沟通和协商问题,显然已成为事关股改全局的大事。然而,A股市场多年来对话机制的缺失,各自利益的博弈,股市的特殊性因素,使得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之间长期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为如今的沟通增加了障碍。

  与成熟市场相比,在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方面,中国的上市公司以及市场监管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成功者言:态度决定一切

  8月5日,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身兼试点与保荐双重身份的中信证券以“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支付3.2股,并拿出3000万股实施股权激励”的方案获得高票通过。而其与流通股股东的交流却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

  6月20日第二批试点名单公布后,中信证券就做出了迅速反应。一周之中,中信证券先后在武汉、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和青岛六个城市开了沟通会,与流通股股东进行交流。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房庆利告诉《新财经》,沟通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恳谈方案本身,将方案的合理性告诉广大投资者。第二,宣讲公司的未来发展,毕竟公司的长远发展带给投资者的回报也是可观的。第三,细数股改方案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中信证券将支付的对价由原来的每10股支付2.5股上调到3.2股,最终方案顺利通过。

  房庆利坦言,相比流通股股东而言,非流通股股东其实更难沟通。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数量众多,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而且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不同非流通股股东各自对对价的计算也不一样。但股改方案事关诸方利益,中信证券始终认为,以积极和诚恳的态度与股东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沟通的目的是双赢,为的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最终的结果表明,中信证券的股改方案获得了高票通过。它们正在实现自己的承诺:共赢才是目标。

  在中信证券股改方案通过十天以后,农产品也站在了流通股股东的“考官”面前,最终,农产品的成绩是——100%的最终投票通过率。公司董事长陈少群一时喜形于色,以至于遗忘了一道议程而提前宣布股东大会结束。

  农产品证券事务代表郑桂波先生告诉《新财经》:“态度决定一切”,农产品正是以真诚的态度来和各方沟通的。

  农产品设计的“大股东回购承诺”的股改方案颇具代表性。农产品公司高管坦承:对农产品高管与大股东来说,真正的考验在一年后。深圳国资委作为控股股东,要承担4.25元/股保底价收购承诺的风险,就必须对公司管理层要求严格,把公司管理层的业绩考核抓起来。深圳国资委对管理层有约束在先,激励在后,与公司管理层设定了风险抵押金,每股0.8元钱,这样就强迫公司管理层以公司的发展、效益为先,而另一方面,也向投资者表明了自己的信心。

  与农产品同期顺利通过考验的新和成,则获得了99.03%的赞成票。

  新和成证券事务代表郭瑞在接受《新财经》采访时强调,倾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这种成熟的权利传导机制,个人投资者的声音才可能得到更好的重视,跟他们的良好沟通也成为上市公司的必修课。

  监管条例的威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进投资者关系的发展方面,美国市场的监管条例发挥了很大作用。

  2001年底,美国开始实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该法案致力于禁绝金融市场上对价格敏感(Price sensitive)信息进行选择性披露的问题。该法案引发了对投资者和媒体收到的信息质量、时机和信息内容的极大关注。该法案通过后,美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流程更加严密。例如,在评价一条信息是否属于价格敏感或是“市场传言”时,公司往往都需要跟律师或者外部职业咨询师咨询——尤其是在一名高管可能从个人角度触犯金融服务监管时。在处理可能被认为是价格敏感的信息时完整而详尽的记录流程和决策的原因等各种资料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常规做法。

  高管必须更多地参与到投资者关系维护中

  这种对信息持续不断的追求造成了投资者关系已经是一个常规工作,而不像从前那样只在公布半年报和年报、开股东大会时才有活儿干。同时,公司的高管也必须持续不断地积极参与到投资者关系工作中,进行自信而清晰陈述的能力跟管理公司的能力已经同等重要。对董事长、执行董事、CEO、 财务主管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必须时常对投资者进行陈述,承担起维护投资者关系的任务。

  根据最近由投资者关系协会(Investor Relations Society)进行的一份调查,“高管的质量在决定股价的重要性方面已经超过了其他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而面对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陈述会是他们展示自已能力的最佳场合。”

  科技进步的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应用于和投资者的沟通,它可以保证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同时得到同样的信息。美国上市公司一般在发布季报或有重大事项时,都会跟投资者举行电话会议——目前有92%的美国上市公司公司采用这种方式。几乎所有的会议都会在网上直播,参与者也越来越多。直播后,会议录音会存放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随时可以去听,去下载。这跟监管一样影响着市场敏感信息的披露。

  正是这些在流程上的进步,包括更贴近公司的评价系统和更严格的审批过程,使得美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质量越来越高,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可以预见,同样的过程必将在中国市场上重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