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职责是监管自律 鼓噪交易所上市不合时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0:4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董少鹏 在北京最近举行的一次论坛上,一位教授和一位交易所高管提出,国内的证券交易所“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探讨上市的可能性”。虽然这个建议前面冠有“从中长期来看”的修饰语,并且放在国际资本市场背景下观察,也未尝不值得一议,但笔者认为,就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所处的阶段而言,鼓噪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不合时宜的。
固然,凡是国际上通行和有效的措施、办法、方案,我们都可以借鉴,以促进国内市场规范发展,但是,引进必须有效地与具体市场情况相结合,必须兼顾长远和当前、治标和治本。如果缺乏战略规划,不把握好节奏,引起水土不服、食洋不化是难免的,甚至给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带来重大损失。2000年之后,这样的教训已经不少,极端的教训是盲目追求市盈率接轨和股价接轨。 在今年4月底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急于求成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出现。比如对推出金融衍生品时机的把握,对于证券交易所改制为公司并上市的讨论。 在笔者和有关机构交流中,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某项创新不搭上这次股改便车,就不会再有机会了。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中央鼓励资本市场发展的态度是坚定的,今年启动的明显具有“让利”意味的股改是与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相一致的,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创新的大政方针不会轻易逆转。 股指期货、债券期货都可以开发,权证交易也可以试验,但是,在股改预期尚不稳定、股票估价机制尚不稳定的前提下,推出这些试验则操之过急。尚福林同志9月15日指出,“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其他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要将改革与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全面发挥统筹考虑,紧紧抓住股改这一重要契机,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个认识是冷静的,及时的。 就沪深交易所而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指导支持上市公司抓好股改工作;搞好一线监管;按照中央统筹考虑,适时适度地推动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是交易所优势所在,但从创新的优选次序来看,推出做空、衍生品等仍应慎重对待。凡是不利于稳定的,不利于市场良性循环的举措,均应当缓行。 交易所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股票发行、上市核准业务从中国证监会转移到交易所来,充分发挥其一线监管职能。此外,应进一步厘清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的监管和疏导责任,减少因个别事件影响资本市场正常运作的体制机会。对于交易机构违规,可以借鉴国际市场上的“和解”经验,充分加以运用,防止处理“纯交易违规”过度。 对于交易所目前实行的“会员———理事会制”和“政府派出理事长、总经理制”这样的双重体制予以改革,加快理顺政府监管和交易所监管的关系,还原交易所的自律监管的本性,完善一、二线协调监管的机制。 尽管已有斯德哥尔摩交易所、澳洲交易所、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成为上市公司的样板,它们在上市之后,在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分拆商业活动和监管职能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中国的交易所不能搞成上市公司,即使搞成一般的公司也不妥。沪深交易所的首要职责是监管、自律,确保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而不宜强化其盈利功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