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股改公司对价是否高于试点公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01:44 东方早报 | |||||||||
全面股改40家公司方案推出后,不少媒体都将其对价多少同先期的试点公司进行比较,结果几乎全是:全面股改公司对价高于试点公司。 如一家权威证券媒体在这一批34家公司率先推出方案后,就根据某知名咨询机构的测算模型得出,平均对价为315股,比第二批42家试点公司按最后实施的295股的平均对价,多送02股;次日,剩下的6家公司方案发布,该媒体又说,经过测算后40家公司平均对价为303
这就怪了,不是说试点公司平均对价在33股以上吗?而今怎么变成295股了?还是这家权威媒体,还是通过这家知名咨询机构的测算模型,在第二批试点方案推出后得出平均对价为334股(最后实施时略有提高),而首批试点为326股,就是说,二批试点比首批高;如今全面铺开又比试点高,岂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形势越来越好!仔细一看,原来试点时测算的是“算术平均”,全面推开后测算的则是“加权平均”,由于试点权重股长电、宝钢对价低,把二批试点的“加权平均”给拉低了;而这次40家中权重股民生、上汽对价相对较高,又把“加权平均”给抬高了。总之一句话,什么数据有利就采用什么,只要得出的结论是一次比一次高,甚至连这一批40家只公布了34家,根本不能同二批试点进行比较的常识也给忘了。 但市场的感觉是全面推开后对价低了,以前两批试点还有10送5,10送4点几也有十来家,这一批仅江苏琼花一家送45,连送4都成了凤毛麟角。“算术平均”正好印证了这一感觉:二批试点42家公司算术平均对价为334股,而这次40家为312股,少送022股。特别是中小板企业,先期10家试点企业为10送38股,这次20家企业仅为10送3125股,减少近两成。 有舆论认为,过分纠缠对价高低(中小股东围绕对价高低的谈判成了“纠缠”!),会影响改革的效率思考,为了效率也为了形成共识择机新老划断,要流通股东不要去纠缠对价多少。既然如此,还如此兴师动众地讲投资者关系,董事长、总经理还要四出拜票?随便弄一个对价,全都90%以上高票通过不就得了。笔者不明白的是,这股市本来就是逐利场所,价格符号是所有符号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不计较价格,难道7000万股民都是闭着眼睛做股票的? 作者:贺宛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