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业界品评股改提速: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 08:24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彭松

  昨日,全面股改大幕拉开,40家公司方案集体亮相。对于此批股改,许多机构人士、专家学者认为,股改快速有序推进,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而整体对价水平保持稳定,也有助于市场预期更加明朗。不少机构人士还表示,新一批股改公司亮相后,也将给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这对市场各方都有积极意义”,长城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杨光裕说。他表示,40家公司集体亮相,体现了股改正在全面和深入地稳步展开,而从参与改革的公司家数和时间来看,也进一步显示了管理层的决心和工作效率。

  国联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雷建辉也对记者说,股改工作的加速推进正是市场所期望的,作为机构投资者,国联基金对此非常欢迎。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则表示,随着各项有关政策的出台,股改前景已经相当明朗,股改工作已经走上了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有序轨道。他说,现在不是一拥而上,而是相当注意把握节奏,体现出管理层积极稳妥推进的态度。

  对于新一批股改公司的对价支付力度,德邦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满平认为,与此前试点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与市场的预期也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惊喜,也并不令人失望,基本都在预料之中”,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谢建军也说,有些蓝筹公司如上海汽车等公司的送股力度比较大。华生此前曾担心后续改革公司的送股比例会出现下滑,但对于此批40家公司,他也认为对价水平仍保持得比较稳定。他还提到,不少公司此次提出了减持价格底线的承诺,这种做法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预期,值得鼓励和提倡。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许小松也认为,对价水平仍在市场预期范围之内。“大致上10送3可能会成为大多数公司的底线”,他说,虽然有些公司的送股比例没有预期的高,但考虑到目前其实只是第一次的方案,接下来的最终对价数量仍会有谈判空间。他说,按照全流通后公司的公允估值来判断,有些公司的对价比例并不充分,投资者肯定会在协商中提出修改的要求。他说,如果股改演变成由单方面出价决定的过程,那将会对市场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按照目前这种市场化的协商决策机制,最终肯定会是一个互相协商达成共同可接受方案的过程。“机构投资者在此过程中肯定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新一批40家股改公司中仍没有含B股、H股的公司,这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雷建辉说,虽然关于含B股、H股的股改问题,其处理原则已经在此前的有关规定中基本明确,但如果能有一家此类公司进入实际操作,大家的预期就会更加明朗和稳定。谢建军则认为,含B股、H股公司尚未触及,或许也反映了改革的推进仍较为谨慎,依循的是先易后难的顺序。而华生则认为,含B股、H股的公司涉及到的问题稍微麻烦一些,相应的处理时间稍长一些也是正常的,他预计很快就会有此类公司加入到股改行列中。

  此外,杨光裕还对记者说,希望占市场权重大的那些公司能早点进行股改,希望中国石化等指标股能够像宝钢股份、

长江电力一样,尽快展开股改工作。雷建辉也说,大权重的蓝筹股,也是市场的风向标,他们的股改情况明朗了,市场的整体预期也会基本明朗。

  陆满平还认为,新一批40家股改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仍相当不错,在业绩的支持下,其中不少公司复牌后将会有很好的表现。而市场的热点也可能会由原来的G股转移到这些公司身上。相应的“寻宝游戏”也可能再度展开。谢建军则提到,目前各家公司的送股比例有趋同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绩优股改公司的比价效应会更加凸显,它们有望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