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为宝钢鸣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09:42 新世纪周刊

为宝钢鸣冤

  撰文/徐胜治

  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跌破权证行权价,同时其权证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市场质疑之声又起,但这一回,宝钢是“冤枉”的。

  8月29日,宝钢股份(600019)一度跌破4.50元的权证行权价,同时也远远跌破了4.53元
的大股东增持承诺价。当然,以前的增发价5.12元就更不用说了。这对市场的震动很大,于是质疑声、不解声纷至沓来。

  有人问:“宝钢股份实施方案后怎么不涨呢?以前很多人都认为4.5元是绝对要力保的。”也许提问者还认为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还坚信理想会战胜现实。而事实是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中,从来就不会有要力保某一价位的说法。

  有人又问:“现在是股改呀,宝钢又是试点的大盘蓝筹股,它跌破权证行权价对市场的影响太不好了。”对这一问题,笔者以为,从股改的角度看,宝钢现在已经是G股了,实施方案前后行权补偿的一次性利好已经兑现。作为题材的炒作效应来说已经过去了,这不是宝钢的问题而是所有G股的问题。赚了钱就走,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奇怪的。

  也许这样的回答,还不能让某些人满意。于是有人说,宝钢股改方案中还有一个增持承诺,一旦股价跌至4.53元下方,公司将分两批前后共启动40亿元资金增持股份,那为什么这不会使公司股价止跌呢?

  实际上,宝钢集团只承诺在4.53元下方增持股份,并没有承诺要将股价稳定在什么价位,只要它按照投入资金增持,就算履行承诺。所以,股价能否止跌和宝钢无关。换句话说,假如40亿资金都用光了,股价还是在4.53元以下,宝钢也算完成了承诺。

  也许有人说,这种承诺没有实际意义。但在市场层面,却不能这样理解。至少宝钢集团会拿出40亿资金来承接抛盘,如果某些机构想减持的话,心里至少有一个大概的预期。但是任何一方对于股改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

  说到这里,有些人开始感到紧张和后怕。因为前一段时间

广州控股大股东公告,承诺增持的10亿元资金全部用尽,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即使40个亿的资金也不一定护得住宝钢股份的盘?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按股份比例来看,如果宝钢股份真要是下跌的话,40亿资金显然不足以控盘。当然,这里的关键是宝钢股份自身的市场估值,而不是有方向的资金去护盘,要知道股价不是护盘护出来的。

  有些投资者可能会问:“宝钢可是试点

股票呀!”股市建立10多年来,就是这样简单的思维一直在控制着善良的人们。而不幸的事实是,没有哪一条规定说试点股票只能涨不能跌。将试点方案和股价的含权预期结合在一起是对的,但是将全流通本身跟股价估值非要捆绑在一起那就是认识上的偏差了。

  说到这种偏差,笔者这里要强调:股票归根到底还是股票,不论是A股还是G股,它有一整套的基本面、资金面的定价标准,股票也是在这个标准下运行它的涨跌。对于那些看好宝钢而买入的投资者,也许会觉得委屈。的确,股改的题材、对价的预期、大股东的承诺等等这些都是投资者炒作的题材,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不可能忽略这么多美好的预期。而现在市场也的确就是这样,大家都在炒股改,股价涨跌舆论矛头都指向股改,但恰恰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炒的真真切切的是股票。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股改题材的股票和其他的股票没有任何区别,它也会按照市场本身的趋势运行,出现涨跌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既然是炒股票,就要把心思放在股票本身上,其他的因素不考虑也罢。

  当然,股改确实是一种很重要的概念,未实行股改的股票确实具备含权预期。但是这种题材有一次性的特点,也就有风险后置的隐忧。其实股改题材在股改方案实施后,大家就应该忘记它,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毕竟我们在将来要投资的还是股票,而不是股改本身。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宝钢相关网页共约2,5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