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博弈机制初步形成 股改节奏尚需把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社评

  今天是9月1日。若以时间为坐标,从这个月开始,中国资本市场的最重要改革———“股改”将进入全新的观测期。

  为什么说是全新的观测期?应该说,发轫于4月,运行于5月,预热于6月,高涨于7
月的股改在进入8月后,随着管理层指导意见的出台,试点工作终告结束。9月,这个普遍意义上“收获季节”即将开始的时候,改革已全面推开。

  值得警惕的是,市场业已出现的良性反应已经让一些人麻痹大意,有观点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尽快完成股改。我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

  四个月试点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是博弈方式的确定。具体而言,是各方对“对价”概念的认可,以及A股含权的确定。

  此外,对试点阶段还需认可的是,目前的的管理层对改革的步骤与节奏是基本可控的。

  但是,正如本报此前社评所指出,改革才刚刚开始。随着股改的全面铺开,这一切会否顺理成章地按照管理层的思路演进下去,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在博弈方式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将按既定的节奏把改革进行到底?

  我们知道,两批试点,无论是公司的选择还是方案推出后的市场影响,都还是在一个可控的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试点公司的选择还是板块的确定,都清晰地透射出管理层的谨慎考虑。

  可以说,对市场效应的控制正是对风险的控制,管理层在最初设想正是出于对风险状况的不确定。因此,在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管理层也试图通过政策力量以稳定市场价值中枢,在一定范围

  内,能够比较从容地拿出“市场化”了的行政力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而在股改全面推开的情况下,仅靠行政力量来弥补或者修复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显然是不够的,也不是理性的选择。

  在试点阶段出现的风险初步释放以后,改革的全面推开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首先是由非流通股全流通所导致的扩容压力心理预期。此外,是由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个案谈判所导致的“对价”不确定预期,等等。

  因此,任何盲目的乐观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而避免这样的结果,就需要明确摒弃“大跃进”式的改革思路。

  可以说,此前四个月并非波澜不惊,从市场的反复表现可以看出,人们对“分散决策”存在着相当差异化的预期。而近来一些创新品种如权证“冰火两重天”的不寻常表现,更是强化了“高风险产品需谨慎推出”的警训。因此,在改革全面推开的时候,管理层更需要对类似的创新举动进行有效的控制。要记住,“分散决策”的前一句是“统一组织”,也只有担负起更明确的职责,后期的风险才有可能化解到最小程度。管理层才能以比较小的改革成本交出自己的答卷。

  股改全面推开,管理层面临大考。我们看到,以本报提出的“股改莫要大跃进”为代表的普遍舆论背景下,管理层已经开始了相应调整,“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一家,推出一家”,这些原则的提出使我们看到更为理性的决策思路,而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理性的决策无疑是改革成功的起码条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66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