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G股的理智与情感 寻宝游戏仍将继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3: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鸿雁 实习记者 严江宁 北京报道

  尽管股市的冷热就如同四季轮回一样平常,但G股的秋寒似乎来得还是太早。

  从G三一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复牌以来,G股走势一路风生水起。在针对G股股票和准G股股票的“寻宝游戏”中,怀着各种目的的市场游资蜂拥而上,短线投机引导了整个G股市场,
乃至整个A股市场短时间的大幅飙升。

  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脱离只能是短期的,自8月下旬以来,G股市场理性的价值回归仍然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根据统计,G股板块中80%的个股仍在下跌,与上证指数微幅上涨相比,G股板块弱于大盘。该板块中除了极少数有大资金在场的个股之外,大部分股票都保持向下的运行趋势。即使是大股东承诺增持股票的品种,同样也难逃下跌的命运。

  价值回归

  对于近期G股板块整体弱势表现的看法,多数采访对象都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期间,由于试点股票的稀缺性,导致市场围绕试点股票而展开 “寻宝游戏”,导致了G股股价大幅上涨。

  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大面积推广,这种供求关系被打破,更多的G股股票的加入,导致短线投机资金被稀释分化,G股板块也出现了回归走势。

  “股改寻宝而诱发的炒作,是建立试点公司稀缺的基础之上的投机行为,并不是建立在具体上市公司基本面估值基础之上的价值投资。因此,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广,对稀缺资源短期炒作的最终消逝也在情理之中。”资深业内人士苏武康说。

  另有业内分析人士同样认为,经过前期一段时间市场的爆炒,部分G股股价已经出现了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其中G中信、G恒生、G传化、G华发等在股改前后股价几近翻倍,这些股票短期内都面临着极大的价值回归压力。

  博时基金则认为,七月以来,一批蓝筹股纷纷推出较好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市场对于对价也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预期,这推动股市走出了一波上升行情。但随着长电、宝钢的复牌,预期利好逐渐兑现,投资者开始忧虑未来恢复再融资的扩容压力等问题,加上前期连续上涨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筹码,大盘出现调整在情理之中。这一调整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幅度不会太深,可能会呈现反复振荡的格局。

  托盘隐忧

  与此番G股板块深幅调整的时间几乎一致,从8月底开始,以G广控的大股东广州发展集团为首的,一场惊心动魄、前仆后继的股价保卫战陆续展开。这场上市公司大股东承诺护盘的股价保卫战在整个G股板块的下挫中格外引人注目。

  以G广控为例,由于股改方案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发展集团作出承诺,在G广控股改方案实施后的两个月内,若G广控股价低于4.35元,发展集团就将以4.35元的价位连续投入资金增持G广控,除非G广控不低于4.35元或10亿元资金用完。

  在G广控复牌当天其股价大部分时间在4.35元之下,最低至4.11元,股票换手率高达26.43%。第二天,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按照股改方案承诺,发展集团已于复牌当日增持了1.51亿股G广控,花费6.57亿元。公告同时称,据有关规定,发展集团要“休息”两天。在其后恢复增持的第二日,G广控即完成了“历史使命”。公告称,发展集团已花了10亿元增持2.30亿股G广控,完成了承诺。

  G广控大股东护盘资金仅两天就以牺牲10亿元资金的代价无功而返,股价跌破了4.35元的承诺护盘价。市场对G广控大股东护盘意义的质疑也由此而起。与此同时,大盘指标股G宝钢大股东也为形势所迫,开始了护盘动作。

  也许是吸取了G广控两天用光10亿资金的教训,宝钢集团则选择了循序渐进增持的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周一宝钢集团仍然在增持;但其使用的资金、增持的数量和运作的方式,与上周四、周五已有所不同。在目前价位进行增持的数量减少了。有市场人士估计,宝钢集团可能打算用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增持。

  由于G宝钢复牌时间是8月18日,如果到10月18日股价仍在4.53元以下,宝钢集团将用完20亿元的资金。由于目前离10月18日尚有约30个交易日,所以,估计宝钢集团每日平均动用的资金规模会在6500万元左右。如以这个金额计算,本周一G宝钢成交了3.36亿元,宝钢集团在其中所占份额为19.35%,其维持股价的短期效果不显著。

  “大股东承诺护盘只是试点期间为确保方案通过的一种暂时性手段。承诺在某一价位上大股东以一定的资金护盘,表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是稳定流通股股东持股信心的一种手段。”中信证券某分析人士说。

  “但前提是,大股东有这个实力来做这件事情。”他坦言,“我不认为有多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这个实力。”

  “大股东承诺护盘是一件好事啊!”苏武康说,“这样的承诺有利于大股东敦促上市公司提高经营业绩,以业绩支撑股价持续上升。”

  “但也不排除有游资利用信息优势,提前获知大股东护盘承诺,在方案实施前埋伏下来,一旦股改方案实施,利用这一承诺低买高卖,从中牟利。”苏武康说到。

  与他的担心不一样的是,上述中信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大股东开出的承诺护盘价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个价位上,大股东不一定就会亏损”。

  但客观上,把巨额资金投入到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上来,对大股东本身来讲压力巨大。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大原则下,大股东会不会把心思转移到公司股价的涨跌上来?或者与上市公司“共谋”,成为全流通下的另一种“庄股”形态呢?

  据统计,45只G股里共有21家大股东作出了类似承诺。在G股遭遇大面积寒流的不利形势下,大股东有增持承诺的G股,是否都会遭遇G广控、G宝钢这种尴尬局面呢?或者说,大股东承诺护盘价格,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增持的做法是否具有推广性呢?

  从政策面来看,管理层是支持大股东增持的。日前公布的《指导意见》第19条规定,“通过大股东股份质押贷款、发行短期融资券、债券等商业化方式,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股份提供资金支持。”

  作为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一项措施,管理层对大股东增持是支持的,目的很明确,确保股价的稳定。但如果大股东增持无效,不仅将打击市场信心,同时还有可能“套牢”这部分资金,更何况这部分资金更多的是“国家队”的资金。

  从短期效应来讲,大股东增持股票肯定是有利于股价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这部分资金首先要“自保”。所以在增持的方式上,有了前车之鉴,大股东是否应该有所防备?

  对比G广控与G宝钢两种增持模式,中证投资徐辉认为,宝钢模式会使得宝钢集团增持成本价大幅降低。目前,发展集团对G广控的增持,已经浮动亏损约4.8%,浮动亏损金额约4828万元。宝钢模式下,宝钢集团可以在承诺价位4.53元以下10%的价位附近大量增持,这样反而更有利于长期的股价稳定。

  价值投资成主流

  不可否认的是,G股板块是引领大盘最终走出千点低谷的功臣。在股权分置改革大面积推开的带动下,从首批试点的三只G股股票,发展到目前的G股板块,市场看好G股板块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对补偿溢价以及全流通下股票投资价值的认同。

  市场对G股的追捧理所当然,除了对试点稀缺性引发的供需不平衡原因外,G股板块的个股业绩也整体好于非G股股票。近期,多数G股陆续公布了符合市场预期的半年报。

  截止到8月29日,已公布半年报的38家股改试点公司全部盈利,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9元,这些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同比增长31.66%,比1281家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出近8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上升14%,领先整体水平9个百分点。

  与所有的成熟市场一样,投机与投资往往都在一线之间。“寻宝游戏”到底算是投机还是投资,究其根源寻求的仍然是“未被发现的投资价值”。是追求高对价?还是全流通下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无论如何,在股权分置改革大幕拉开的今天,中国股市的“寻宝游戏”仍将继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