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G股在对价效应消逝中走向分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7:05 证券导刊

  深圳智多盈 余凯

  提要:

  因股改寻宝而诱发的炒作,是建立在对试点方案的供给和需求稀缺的基础之上的投机行为,并不是建立在具体上市公司的估值基础之上的套利行为。随着后续特定上市公司股票
供给的增加,对价效应的最终消逝也必将在情理之中。

  本周,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以及广东板块等潜在股改概念成为两市最为耀眼的明星品种,与此同时,市场上最为正宗已经实施股改的G股却以几乎全线普跌的状态示人。对此,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平静地接受这个现实。

  首先,前期G股的暴炒已经透支了股价,其中G传化、G华发等在股改前后股价几近翻倍,它们面临着极大的获利回吐压力;特别是许G股的股价已经明显背离了内在价值,比如G中信市盈率已达90倍、G恒生市盈率高达111倍,这些脱离业绩炒作的股价走向价值回归也自然就无可厚非。尤其是在《股改指导意见》出台之后,新老划断即将启动的背景下,G股的价值相对高估的窘境将显得尤为突出。

  其次,G股板块目前鱼龙混杂,未来走势出现分化自然难以避免。比如G龙盛、G凯诺、G传化、G七匹狼等均处于纺织产业链上,目前因受征收出口税、转口贸易减少和

纺织品贸易争端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产品供大于求趋势将十分突出,这势必会影响到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再比如受产能过剩以及宏观调控影响,我国钢铁价格自二季以来就出现大幅下跌,而G宝钢日前又下调了四季钢铁价格,这无疑加大了G宝钢、G韶钢未来业绩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而G股中下跌最为严重的G金牛所处的煤炭行业,则自2000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以来,首次大面积降价,业内人士纷纷肯定地表示“煤炭价格拐点”已经出现;特别是此前备受媒体质疑的G三一,在日前拿出了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2.61%的半年报,不管它此前对媒体的质疑反应如何强烈,它此前那许多辩驳的语言都在这不打自招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事实上,在这些G股上涨的过程中已经有许多机构席位在悄悄地出货,落袋为安。比如G七匹狼复牌首日,在成交回报中现身的东方证券机构席位单边卖出;G苏泊尔复牌的前两个交易日中,在成交回报中现身的东方证券、华夏证券、平安证券、中银证券等券商的机构专用席位也是单边卖出;而G海特复牌首日,在成交回报中现身的4家机构专用席位,也是清一色单边卖出,这4家席位成交金额超过3000万元,占到当日该股成交总额的30%以上;而最近G广控的大股东为实践增持诺言进场维护股价,不想却正中了流通股大股东——基金经理请君入瓮之计,于是基金要跑,G广控的大股东要买,结果导致该股复牌近4天来换手高达61%。

  试问,如果不是这些G股炒高的股价与内在价值出现背离,这些崇尚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又如何会不计一切后果的砸盘出逃?因此,我们建议广大投资者不妨对此给予一定重视,因为此前因股改寻宝而诱发的炒作,是建立在对试点方案的供给和需求稀缺的基础之上的投机行为,并不是建立在具体上市公司的估值基础之上的套利行为。所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和后续特定上市公司

股票供给的增加,对价效应的最终消逝也必将在情理之中,后市股票的价值定位的基础仍将回到业绩支撑上来。何况,随着G股的家数越来越多(几乎与ST板块相当),其板块效应也理所当然地逐渐会弱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