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A股市场规模较小 沪深股市暂不可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16:17 和讯网-《财经》杂志

  正由于A股市场的规模较小且对整体金融系统的冲击不大,政府便更有空间按市场的规律来办事;也只有这样,A股市场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 陈昌华/文

  过去的几个星期中,中国A股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无论股市回升的真正原因是
什么,对管理层和市场参与者来说,起码是松了一口气,在短期内也不用担心股指会再跌破1000点这个敏感关口。在前一阵子最困难的时候,市场上出现的很多要求政府成立“平准基金”救市的声音,到今天可能也已经平静下来。亦因为如此,我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来讨论政府救市的利与弊。

  在决定救市是否合理时,我们首先必须对以下三个问题作出判断:第一,市场是否失灵?第二,如果市场真是失灵的话,它对整体经济会有什么影响?第三,救市的成功机会和它的后遗症如何?

  A股市场在过去几年所经历的熊市是否代表着市场失灵?非也。在2001年中,A股市盈率高达60倍,以A股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回报率远低于10%来看,这肯定是个泡沫;在2005年中上证指数接近1000点时,它的市盈率约为15倍,也并不算十分便宜。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在指数接近1000点时,A股市场中一些质量较高的

股票的投资价值开始出现(特别是考虑了对价因素之后),但其他剩下的绝大部分股票可能还是需要继续调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股指1000点也不一定是一个绝对不能跌破的指标,但是管理层和市场参与者给了它太多的不必要的重视。

  尽管笔者并不同意“A股市场失灵”这个观点,但我们还是可以讨论一个问题,即假如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话,它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究竟有多大的负面影响?简单地说,不论是从融资还是居民资产分配的角度来看,股市下跌的影响都不太大。首先,中国企业每年从市场集资的数量只有约几百亿元人民币(2000年最高峰时为1500亿元),相比每年的贷款增长量(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另一方面,经过市场的数年熊市后,现在A股市场的流通股市值连1万亿元都不到,反之企业和居民存款已达27万亿元,相当于流通股市值的26倍。或者可以这样说,纵使A股市场继续调整,也不见得会对中国整体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多大的伤害。

  在这里笔者需要说明的是,现在A股市场的规模还小,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来看,发展

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但发展资本市场跟政府干预市场并不是同一回事。实际上,反过来说才对——正由于A股市场的规模较小且对整体金融系统的冲击不大,政府便更有空间按市场的规律来办事;也只有这样,A股市场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第三个问题是,救市的成功机会有多高?有什么后遗症?在大多数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经验中,政府救市成功的经验都不多。现在国内的论者最喜欢提出的成功经验,就是香港特区政府1998年中成功打击海外对冲基金冲击港元事件。但他们大多没有提及这次“成功”的外部因素。可以这样说,特区政府的运气还是相当不错的。假如香港政府入市后,不是接着出现俄国经济危机,从而间接导致美国长期资本集团(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倒闭,再进而迫使美国联储局减息和放松银根,令全球新兴市场的风险溢价降低,香港政府救市成败与否还是未知之数。

  如果中国政府现在救市,所面对的最大风险是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它并不十分有利。

  最明显的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已从2003年、2004年近30%-40%的水平下降至2005年上半年的19%,而且非常集中于上游资源产业(如石油和煤炭等)。与H股情况不同,特大型资源垄断性企业在A股的比重并不高,因此A股市场的总体利润增长速度在2005年应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基于过去数年在诸多行业中都出现了产能大幅增长的情况,产能过剩将会造成未来两三年间很多中国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盈利出现倒退,他们还能否持续现在的市盈率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基本面可能不配合的情况下,救市的成功机会便更低。

  最后,政府救市的后遗症不能忽视,这当中最大的问题是它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如果投资者建立了一种心理预期,即政府在某个水平下不能容忍股市持续下跌的话,他们在投资时的风险意识就会降低;情况比他们的预期差的时候,他们不会责怪自己眼光不好,而只会指望政府再次解救他们。因此,救市就好像吸毒一样,一次以后还有下次,直至政府在市场中泥足深陷,完全丧失公信力为止。这种情况又是不是决策者愿意见到的呢?

  综合以上三点,笔者的观点很简单——政府救市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者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主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