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迎接G时代:合力已经形成 三大预期明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7:0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当前,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全面推进。第二批试点公司的改革方案,有的已经股东大会通过,有的正在充分的沟通之中。更多的公司则程度不同地进入了备战状态。与此同时,各地党委和政府也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实际,重点突破,稳妥推进,争取在充分考虑股权分置改革节奏和市场秩序稳定的前提下,尽快做好股改工作。特别是近一段时期,上海、广东等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支持股权分置改革,显示出地方的积极性已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说,在股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的过程中,中央、地方和市场方方面面的作用已经形成合
力。共识更趋统一,行动更加坚决,措施更加得力,这种局面是很可喜的。

  可喜局面的出现,源于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以政治的高度来保障和推动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社会上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旨在扭转因袭证券市场多年的熊市趋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更为宽广的视野是,股权分置改革是目前资本市场正在进行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改革工作,旨在解决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体制障碍,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如果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依然沉疴不治,危象重重,那整个国家的战略利益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股权分置改革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政治任务。我们要认清大局,算好大账,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积极推动改革稳步前进。

  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制度改革,上市公司按市场原则参与改革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将明确向股改后的企业倾斜,不积极参加股改的企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意味着,一方面股改对上市公司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上市公司可以抓住机遇完善公司治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自己在新的起点上轻装前进。而相关部门会采取措施改善上市公司整体结构,通过制度创新,拓展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等途径,支持已经股改的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另一方面股改对整个市场的估值方法将产生历史性的转变,作为市场主流的机构投资者,其在投资分析上的专业水准将引领投资理念的变革,现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走向,将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身份消失的大市场中得到甄别,一些上市公司就会像大浪淘沙一样被最终筛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股改提供给上市公司的历史机遇,上市公司必须倍加珍惜。

  当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不积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证券市场本身也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面临着双重消极力量的叠加作用,一是连续四年之久的熊市格局造成的市场压力,一是股权分置问题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和破坏性影响。双重叠加作用的直接结果,是市场资金以各种方式逐渐撤离股市,甚至连投机性资金也望而生畏。对这种现象,市场各方人士都有切身体会。虽然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不意味着解决了资本市场的全部问题;但股权分置改革能为市场的其他改革创造条件,也将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更为扎实,这将越来越为实践所证实。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工作不会拖得太久。在条件成熟后,要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争取尽快解决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问题。要通过试点向市场传达积极的政策信号。稳定市场预期。现在,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总量、时间及价格方面的预期,已经越来越明确。不同的股改方案纷呈迭出,不同的对价思路争锋比锐。在各种积极因素推动下,把股改工作和股指稳定相结合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抓住历史性的机遇,从政治高度保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我们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作者:上证报评论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