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苏培科:别诋毁股民侵吞国有资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苏培科

  近期,国内一著名经济学家抛出:“证监会把股权分置改革的决定权交给了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当然他们可要求更多的补偿。但是这样的结果对于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是不公正的,而且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现在从非流通股这边基本没有人说话,但非流通股东最终是谁呢,是全体人民。”

  此论令人瞠目结舌。让人理解为,流通股股东(股民)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强势地位,而代表人民的非流通股处于弱势地位,“强势股民”要求更多补偿是在侵吞人民的国有资产。于是,此论在证券市场又引起一场骚动。有人甚至反问:“他究竟代表谁的利益?股民是人民吗?”

  也有人对此论表示支持,并以此来反对股权分置改革,声称股民就是“赌民”,认为“赌民”在“赌场”上“赌”输了,还要求用国有资产的非流通股来对价赔偿,根本就不合理,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股权分置改革只是给股民“开小灶”的权贵私有化罢了。他同时称,目前股改试点的46家上市公司,进行两股、三股的送股派现方案,只不过是将上市公司国有的非流通股向股民们所持有的流通股让利分红,也就是把国有的公共资产廉价地和无偿地向股民发放。不管这些股民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统统捞到好处。

  那么在目前问题百出的中国股市中,实际情况究竟是否如上所言呢?

  在笔者看来,这些专家的言论离实际情况有些误差。对此,笔者不想将他们划帮归派,因为学术探讨本应该独立发表见解,然后供大家思考,而非盖棺定论和江湖演绎。中国证券市场中就关于“解决股权分置、全流通方案、国有股减持、股市赌场论、郎顾之争、国有产权大讨论”等问题进行讨论时,却常常演变成了敌对的“武林侠士演义”,而失去了理性的学术争鸣和客观分析。同样,如果当一个学者开始代表利益集团、说不客观不公允的学术假话时,他的学术生涯也就该结束了。笔者认为,“流通股占据强势地位”、“一面倒”、“股民侵吞国有资产”之说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持此观点者没有设身去体会股民的苦衷与现状,只看到了股权分置改革热火朝天的表象和非流通股给流通股支付对价的过程,而没有预料到股改之后国有股的高价圈钱流通和流通股股东因股改价格接轨而遭受的巨额损失。

  记得前几年公交车费改革时,在听证会上全是一帮每天坐小车吃皇粮的官老爷和“专家”拍脑袋,认为公交收费太低应该大幅调高,结果惹起了众怒。而最近的股市中,也同样发出了如此的怪论,认为流通股股东已经占据了强势地位,有了绝对的发言权,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一面倒”,大股东反而成了孤家寡人,而且流通股的“讨价还价”却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更多的弊端了,这样的观点自然会引起权益长期受损的投资者的强烈不满。

  当然,就个案而言这对决策者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警醒。但从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体来看,流通股股东根本不是占据强势地位,反而是处于被算计、被坑害、被套牢的弱势地位。

  此次股权分置改革要求在“分散决策、协商解决、分类表决”政策中进行,在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两类股东应该平等的协商、探讨、参与方案的制定,可实际的情形是保荐人帮助非流通股股东设计方案,“算计”流通股股东,在没有征求流通股股东意见之前,证监会只赋予了流通股“YES”和“NO”的分类表决权,有什么强势地位可言?难道长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流通股参与这点权利就已经是强势了?“一面倒”了?

  如果让市场回答,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而且股民根本不是某些人所言的“赌民”,也不是在利用股改的讨价还价来进行攫取国有资产,更不是在利用股改对股民进行“权贵私有化”。

  反而,笔者要提醒市场和股改的政策制订者、参与者,一定要警惕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价接轨,实现“全可流通”势必会让非流通股股价大幅升值而流通股股价跌值,使得股市原本的价格体系发生扭曲。因为流通股股东曾经付出高价在二级市场购得了股票,而非流通股以前的出资低于流通股,若再加上目前付出的这点“对价”成本就换得新流通股,其成本远远低于二级市场购买者的“原始流通股”成本,于是高买的“原始流通股”必须要依靠高卖来获利的价格体系,彻底会被“非转流”的新流通股击垮。所以,股权分置改革这种潜在的风险损失谁来承担?

  仅凭目前这点“对价”是远远不够的,只是杯水车薪,而非流通股却以此“对价”换来了将来的高价流通,这根本不是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对于这个道理非流通股股东比任何人都清楚,否则就不会热衷于此事。

  在全流通改革的试点过程中,谁表现的最积极,究竟对谁有利,从送股多少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实际情况是民营企业比国企送股高,地方企业比央企送股高,央企中的小企业比大企业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关键是地位不平等,根本不是流通股股东占据“强势地位”而主导的结果,为何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还积极,主要是股改后,非流通的低价“死股”就会变成高价“活股”,可以随时高价变现。所以他们才愿意付出对价搞股改。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在股改中却似乎非常的傲慢,不是没人替他们说话,而是他们根本不屑与流通股股东“低三下四”,这种“保姆变主人”的姿态最可怕,也是国有资产流失最应该防范的,在去年郎咸平发动的“国资改革大讨论”中,对于目前各种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都渐渐明朗化,但对于防范股民在全流通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的担心有点过虑,在目前“对价支付”的股改实际情况中,股民根本捞不到任何的好处,反而要承受三重损失,在股改前由于预期不明朗导致股价的下跌;股改方案通过、自然除权后股价下跌;在股改进行到两三年后,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变现时,将可能还会出现像笔者此前担心的价格接轨风险,同样会让流通股股东受到损失。而非流通股则截然相反,仅仅支付“九牛一毛”的对价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等待高价流通变现。

  同时股民不是“赌民”,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人民之一,也是流通股股东之一,他具有双重的“主人”身份,但却在这十几年来倍受国有资产委托管理的“保姆”折腾,而且差点折腾送命,现在终于可以分类表决一下,却被人认为是占据了强势地位、是在瓜分国有资产、是在进行权贵私有化……

  究竟谁在强势地位?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谁是最后的赢家?我想大家现在可能一目了然。

  所以笔者建议,市场除了认清目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本质之外,还应该及时进行方法纠偏、严格按照不偏不倚的“三公原则”进行股改,让“保姆变主人”的畸形制度彻底改变,让股权分置改革在兼顾历史和所有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妥善的股市体制改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