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男视角:股改渐明朗 行情望转暖(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三大因素渐趋明朗 一是对股改对价的预期。从46家试点看,大致在10送3-3.5股之间,尽管离流通股股东的期望值尚有距离,但总体上还是能接受的。日前,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明确提到,二三百家大市值公司将率先完成股改。笔者仔细研究了前200名大市值公司,发现有三个“少”:一是亏损企业少;二是高负债企业少,除银行、航空等行业外,负债率超过70%的不到10家;三是买壳公司少,200家中仅金融街、东莞控股、燃气股份、火箭股份4家是买壳公司。“三少”的另一面是“三多”:绩优公司多,负债适中的多,大股东撑得住的多。这就给人以较为踏实的预期,即股改推开后对价支付不会比试点企业吝啬。由于这200家公司的市值占到总市值的66%,只要他们中大部分成功,对市场的扬升和人气的亢奋都将有很大作用。 二是“新老划断”为期不远。李青原已明确提到,二三百家大市值公司完成股改后即可实行新老划断,这样算下来至少得到明年下半年,一级市场(包括首发和再融资)才会启动,也就是说为了给股改让路,从今年起中国股市将停发新股一年半时间。那么明年下半年起,是否会迎来一个汹涌的扩容潮呢?从停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开闸看,是有这个可能。但另一方面,鉴于有资格再融资的都是完成股改的好公司,到时大股东也将同小股民一起,拿出大把现金共同参与配股增发,否则持股比就会下降,逢增(配)必跌的惯例肯定会有所改变。再者,股本融资本是成本最高的一种融资手段,有人估计,股本融资的成本为10%(现在许多绩优公司都已承诺一定的分红比例),贷款为6%,而发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仅3%。所以,股改完成后,绩优公司是否还会如股改前那样,一窝蜂地伸手发股,还是更多地去开辟企业债等市场,现在还真不好说。 三是对非流通股转为流通后的扩容预期。目前近1400家上市公司总股本约6700亿股,其中流通股约2200亿股,非流通股约4500亿股(含国有股3500亿股)。由于证监会已明确规定,股改后第一年必须锁定,5%以上的非流通股东第二年方能流通5%,第三年流通10%;而实际上相当部分股改试点公司的大股东,都已承诺一年锁定期后再过36个月(实际是四年)才流通,有的还有持股比例限制。如此看来,2006、2007年流通压力都不大,至少要到2008年才会有5%-10%、即600-1200亿股股份走向流通,市场还可以打一个时间差。 基本面支撑股市转暖 在这方面,人民币升值和低利率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购买的资产(当然包括股票)越来越值钱了,而低利率则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存贷差激增(5月底已超过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40%),以及企业债市场的扩大,使利率只能下浮难以上浮。上市公司业绩尽管像2004年那样增长三成多已不可能,但2005年决不会是下滑之年。事实上,上半年全国工业利润增长已达19.1%,上市公司保持平均水平还是有可能的。 但是,由于上文提到的两大扩容因素,还有一大批绩差股、问题股,以及形形色色的股改难点,因此,市场可望转暖,却难以大涨。本报特约撰稿 贺宛男 上图:近日股市接连走好,股民的脸难得如此灿烂(中青在线供图) (子琦/编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