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方前倨后恭透露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10:12 东方早报 | |||||||||
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 13日,上交所发布《上证所权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权证工具用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之中。这是近期密集出台的又一项股市“利好政策”。这些政策中,拟向经营规范的券商提供再贷款、下调股息红利税和暂免征收股权分置试点改革中发生的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事项,非证监会“独唱”所能办到,而是由属于“管理层”
一个最值得关注的讯号是,清华同方(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原扬言如果改革方案被否决将不再提出新方案,但在10日方案遭流通股股东否决后,公司管理层已经改口说将总结经验教训,重启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公司董事会秘书甚至说出了“早做比晚做好,做比不做强”等颇具觉悟性的话。 之前,舆论普遍认为清华同方大股东态度蛮横背后有“出资人”撑腰,拿出的改革试点方案也是相关方面“三头六面”会商的结果。清华同方之“前倨后恭”起码透露出:一家国资控股试点公司的全流通“对价”方案并不代表着“出资人”在该类公司上的“底线”,“分散决策”存在讨价还价的谈判空间;进而透露出,在如何化解股权分置问题上,包括以什么方式、怎样定价等方面,或许相关部门谁都心里没底(有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把方案交付市场验证———试点的确具有通过“实践检验”,为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探索路径的性质。 这是涉及判断股市根本走向的重要信息。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部分官员一直以个人身份喊话全流通问题解决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市场智慧”;在事关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重大市场制度变革中,他们呼吁发扬民主是有原因、有深意的。民主有利于制衡既得利益者,民主有利于发现市场改革有效路径,最终,只有依靠民主,才能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发展打开空间。 转型社会市场化变革需要破除“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悖论。种种迹象显示,股市改革似有打破“硬壳”的可能。市场环境固然可以极大地制约市场规律的作用,然而市场固有规律一旦获得立锥之地,未必不能影响政策供应。清华同方方案表决前,有京城媒体专栏作者撰文认为没有悬念,因为有证监会令“基金勤王”投赞成票。事后,作者自承相对于“(投反对票)人民的伟大”,自己是“渺小的和可笑的”。的确,在此次表决中,投出3302万股反对票的“散户投资者”堪称伟大!但凡对中国内地股市有较为深刻理解的人都明白他们为什么伟大———其一,在改革预期无法锁定、有“补偿”比没有“补偿”好的情形下,这些投资者毅然放弃了“拿现钞”机会;其二,于公司一再发出“威胁”后,他们没有屈服,“以手投票”,客观上表达了对市场改革的信心。 清华同方流通股股东的表现再次昭示股市变革不乏“群众基础”,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证监会对经过自己“预审”的试点方案被自己力推的分类表决制度否决,并没有流露出郁闷不快或张惶不安意思。直接监管部门在最为“敏感”的“对价”问题或者是没有承受直接压力,或者是有应付压力的办法,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作市场规律已获得“立锥之地”的征兆。 如果说近期“利好”频出还沿袭着以往政策救市的旧特征,即使抱以审慎态度,也不能忽视以清华同方“前倨后恭”为分析入口,所能窥见的股市转型的一线亮光。当然,一线亮光要转化为朝霞万道直至阳光普照还需要过程,且未必会顺理成章。于投资者群体而言,在支付了天量成本终于获得市场转型契机之时,其一是要像清华同方的流通股那样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力———合力行使权力便是扩大市场规律的“地盘”;其二是要密切关注二级市场的变化———转型预期一旦明朗,二级市场不乏投资对象。 游离于经济强劲增长大背景,中国股市长期滑稽地“倒悬”着。这对谁都有害无益!惟有市场化转型能够解各方之困———现在开始,投资者当对此抱以信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