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的监管的监管就是没有监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0:59 中国经济时报 | ||||||||
-叶檀 这个题目引自一篇著名的文章:“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正像我们追究的终极原因,往往偏离认识事物的正确方向,对监管的一味倚赖,也会使我们堕入“监管陷阱”。
中国股市正在演变成抢劫场,虽然监管部门一再发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占款仍高达509亿元人民币。(4月5日《上海证券报》)而此前情况更加严重,2002年,过半数的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多数占款企业为国企),占款额近千亿,超过全年融资总额,2003年情况更为严重,导致一批上市公司对坏账进行巨额计提。大股东们就这样把上市公司的财产,当成自己的钱袋,甘之如饴。 证券业丑闻不是新闻,象每次面对股市丑闻开出的药方一样,专家与股民有呼吁不外乎四个字:“加强监管”。呼吁人大建立健全相关立法,呼吁最高法院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呼吁国资委尽快出重拳遏止,呼吁证监会加强对中小股民的保护。 从这一连串的呼吁来看,专家与股民已经乱了章法。我们已经多资堕入这样的监管陷阱,而不自知。当上市公司出现问题时,我们乞灵于证监会;当证监会出现问题时,如发生王小石案时,我们转而要求人大立法,对证监会严加看管……那么,如果立法与执法系统出现问题,我们又该乞灵于何方神圣呢?监管总有尽头可寻,那就是严肃的可操作性原则。否则,就是一场监管游戏,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乞求的“三公”,哪怕声嘶力竭、锥心泣血。 中国股市监管不严吗?非也。据股市法律专家所言,我们的股市结合欧美监管所长,从字面上看,监管力度不可谓不大。但问题的关键是,总是重处着手,轻处落笔,有书法之灵动,缺条款之严谨,与执法之认真。 以国企大股东占款为例,2003年9月,证监会和国资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直至撤销职务;给上市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可悲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只见到那些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被免职,还没有见到那些强占上市公司资金的责任人被免职。有国企上市公司的老总下台,用的理由却是不痛不痒的“年龄已到,不适于担任领导工作”;而对于赔偿却迄今为止无明确规定。更有甚者,2004年,国资委、证监会又原则同意进行“以股抵债”试点,赔偿的责任就此落到了普通股民的头上。 从理论上说,严格监管永远没错。但是,如果扼制股东的权力寻租到最后都归结为加强监管,这样的结论等于没有结论。按照权力寻租需要“无限监管”的逻辑,有关监管部门一旦大权在握又当如何?是否需要另设监管部门进行监管?从目前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所引发的争议来看,监管的监管似乎很有必要。而监管的监管的监管,就等于没有监管。 我国现行监管体系由行政、法律两部分构成。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行政监管存在制度性缺陷,最大的问题是责权利不对等,权力极大而责任极小。如果监管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和可操作性的预期,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监管目的。从证监会的债转股等措施来看,我们甚至有理由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已经结成利益共同体。 证券监管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才是症结所在。面对如此众多的一上市就“变脸”的“无良公司”,面对巨额占款,我们无法说证监会与国资委就尽到了临管之责。这种职责的“暧昧”反映了我国现行股票发行审核具体规则的不可操作性。在行政监管措施滞后的情况下,通常寄望于法律充当第二道防范关隘。但最高法院对中小股民起诉的司法解释的附加条款,使法律保护处于“虚拟”状态。 奢谈监管易,制订操作性强的监管措施难,养成按法律办事的心态更难。哗众取宠式的抨击并不能使监管往前推进半步,相反还可能阻碍我们看清真正的问题。媒体抨击股市监管漏洞自然有理,但一味出于感情的抨击则与街头巷议没有任何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