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利率市场化改革由此开始触及核心

2013年07月22日 01:05  上海证券报 

  易宪容

  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征程的历史性一刻。虽然短期对金融市场冲击与影响都不会太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将改变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及其行为方式。为了减少利用这种政策调整的套利行为,央行应尽早地创造条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跨出利率市场化最为重要及最为震撼的一步。

  央行从上周六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的决定,无论是时机、时点,还是市场的反映都非同寻常。市场今年以来一直在预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紧有序推进,但没料到出手会如此之快。而且此时推出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市场的冲击与影响不会太大。如果能把一项重大的金融制度改革推出对市场的影响与冲击降到最低程度,那么这项政策所推出的时机是比较合适的。这次推出的时间是在星期五收市后,市场至少有两天的时间消化、理解、分析、解释其政策的基本意义,当能更为理性地来对待该项政策的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的反应理当更为正面。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逐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但作为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如果不仅是基准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也受到严格管制,那么这种渐进的利率市场化,就始终无法触及核心,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也就无法形成。可以说,当前中国金融市场许多问题都根源于此。因此,这次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银行贷款利率有管理的浮动区间,也就意味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开始向纵深发展。从中长期来说,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启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就现代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而言,其核心就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在贷款利率没有放开前,国内银行对信用风险定价的权限十分有限(即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而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银行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信贷规模的竞争。由此,国内银行不仅同质化严重,而且也没有约束机制与动力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而放开了贷款利率,银行就得针对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给出不同的风险定价。信用好,利率就会低;信用差,利率就会高。而商业银行要对信用风险定价,既要求银行提高其风险定价能力,增强其体质,也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这样,银行业的竞争重心就会由信贷规模扩张转向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上。同时,金融市场的信用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当然,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也将有利于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过,这只是一种理论分析及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总结。在欧美发达金融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约束严格,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如果市场流动性充分,那么银行的风险定价完全取决于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并能通过有效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在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企业、地方政府及个人基本上都处于严重资金饥渴症中,想通过放开对银行贷款利率管制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及个人,由于金融市场信用基本上由政府担保,信用的过度扩张于是成了金融市场基本特征。在无论市场流动性状况如何,谁过度信用扩张,谁就获得利益的情形下,每家企业、每个人及地方政府都会千方百计地从不同渠道获得资金,过度使用信用。这种格局决定了资金流向与权力和关系有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所以难以缓解。而贷款利率放开,如果金融市场观念及利益格局没有改变,过度信用扩张及可贷资金紧张仍可能并存,银行并不会由于贷款利率放开而竞争性地把利率向下行来增长其规模,反之贷款利率上行则成了银行增加利润最好的方式,利率下行或融资成本下降的空间不会太大。我们对此应有冷静的估计。

  从去年夏季开始,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管理就由9折下降到7折,这种信贷政策变化看上去是有利于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的。但从实情来看,由于银行信贷始终紧张,这种信贷政策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今年上半年,贷款利率向下调整的比重很小。比如基准利率以下的贷款所占的比重不足11%。如贷款利率继续下行,会严重损害银行的利润,银行更没有动力从事相应的业务。也正因为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信用过度扩张成了普遍现象,金融市场流动性仍处于紧张状态,为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但银行贷款利率下行的概率却不大。

  不过,这次央行在放开对银行的贷款浮动管制的同时,还宣布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由银行自行定价,这项政策调整有助于引导市场在利率定价时更大程度上参考以市场主导的SHIBOR(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而不是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笔者以为,此举对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意义更大。这有利于央行在调控市场流动性上更接近发达国家以短期拆借利率主导,而不是依赖于公开市场操作。

  贷款利率是银行的收益,存款是银行的成本。如利率市场化只是银行在收益上放开,银行对贷款利率有完全的定价权,那么银行过度信用扩张的行为依然难免。因为,银行信用扩张越是过度,其收益就可能越多(因为在可贷资金紧张时其利差水平会越来越高)。如果这样,不仅会推高融资成本,也很可能让这些高成本资金流入高风险资产,从而推高各种资产之价格。特别是流入房地产。这是不能不格外警惕的。

  还有,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存款利率。归根到底,只有放开存款利率,银行才可能真正实行有效的风险定价。因为,银行贷款的成本约束要求银行行为更谨慎、更合理、更商业化,其他商业性行为之外的因素也就会逐渐地退出。所以,在全面放开银行贷款利率,仅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千万不要拘泥于存款利率放开的条件论而错过开放存款利率的时机,只有全面放开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才能最终形成金融市场有效的价格机制,让市场供求关系主导市场。

  概而言之,银行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对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来说是历史性一刻。在现有条件下,短期对国内金融市场冲击与影响都不会太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它将改变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及其市场行为。为了减少这种政策调整的套利行为,央行应尽早地创造条件逐渐地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跨出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最为重要及最为震撼的一步。(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目击者:临武城管用秤砣击打死亡瓜农
  • 体育东亚杯-国足1比3落后连追两球3-3日本
  • 娱乐李天一律师:轮奸还是卖淫尚不能定性
  • 财经李克强就任总理4个月后松绑贷款利率
  • 科技铁路总公司:未授权任何网站售火车票
  • 博客冀中星式自残能换来社会进步吗?
  • 读书以死抗争:文革自杀的女名人(组图)
  • 教育14岁小萝莉恋上25岁老师 10年后两人结婚
  • 杨涛:存款保险旨在夯实金融改革基础
  • 张志伟:学习成品油定价机制下调电价
  • 陶冬:阿伯施出口术 安倍遇试金石
  • 姚树洁:李克强打响利率市场化闯关战
  • 刘纪鹏:华润事件的要害是披露
  • 张卫星:杀人蜂与中国股市
  • 李光斗:限购令调高了全世界房价
  • 鲁政委:评取消贷款利率下限
  • 蔡定创:贷款利率放开的意义及影响
  • 周彦武:利率市场化是人情贷款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