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即期汇率再创新高 升值基础依然存在但空间不大

2013年03月30日 04:37  金融时报 

  记者万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3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6.2095,这标志着人民币即期汇率突破了3月25日创下的汇改以来6.2096高点。此外,29日一早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为6.2689,创10个月以来新高。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和国际资本的流入是近期人民币连续升值的主要原因。在欧美经济弱复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吸引了全球目光。此外,美、日、欧的量化宽松政策也令流动性重新回到新兴市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但升值基础依然存在,只是空间不大。他表示,在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是存在的。他建议,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防止过度投机和大规模国际资本冲击,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空间,维持汇率稳定。

  记者观察发现,进入3月份,人民币汇率重新进入升值通道。在境外远期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势和境内的即期市场走势完全相符。在经历了2月份短暂的贬值预期后,目前香港12个月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重新呈现升值趋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外部。一方面,由于今年2月份的G20会议没有认真对待日本操纵汇率的议题,一些和日本经贸往来密切的新兴经济体可能会采取干预措施,压低本国汇率。英国及欧元区各国在经济仍未走出困境的情况下也一定会延续甚至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让欧系货币走弱。另一方面,美元在2013年初重新占据了强势货币的地位,一直维持在高位振荡。鉴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较为乐观,美元很可能延续强势。不过,在其他货币走弱的情况下,美元的强势很可能影响美国经济进一步回暖。因此,美国迫使与其经贸关系密切的经济体进行货币升值的概率大增。鉴于以上分析,人民币汇率仍然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他建议,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央行仍应保留干预的空间,适当保留汇率政策的弹性,强化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防止市场出现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他预计,二季度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6.18左右。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3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从内部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这是人民币升值的客观基础;从外部看,近期全球主要央行还在宽松货币政策上加码,中国仍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理想目的地之一,热钱流入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推出新的举措。市场分析人士预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将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两大方向,今年最有可能进一步改革的应该还是波幅的扩大,当然,汇率价格形成机制也将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斌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2013年面临压力和挑战。2013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中国保持稳货币的政策基调,将因此面临短期资本流入的压力;中国的经常项目余额即便不显著反弹,也会维持相当规模的经常项目顺差。2013年,中国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压力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汇率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会面临过去多年来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老问题。

  另有外汇专家表示,自去年开始,人民币即期市场频繁出现触及“涨停”的情况,这一方面说明人民币的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有进一步扩大交易波动区间的实际需求,因而扩大交易区间十分必要。只有更加市场化的汇率机制才能反映真实的价格。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有可能在1%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市场将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广东4-0横扫山东夺CBA第8冠 易建联MVP
  • 娱乐女星频陷整容疑云:锥子脸才敢混娱圈?
  • 财经美素丽儿奶粉疑掺过期奶粉 法人被刑拘
  • 科技深圳IT制造晴转阴 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 博客区志航:10年前帮彭丽媛与“例外”结缘
  • 读书叶永烈揭秘陈云起伏一生:他影响了中国
  • 教育逼疯老师的作文:写挫折让家人去世(图)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
  • 石建勋: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 姚树洁:银行暴利股票暴跌之惑
  • 罗天昊:中国也需要一场西进运动
  • 刘杉:金融全局收缩起步
  • 陶冬:银监会管得住理财产品吗
  • 章玉贵:银行业亟需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
  • 冉学东:民生领域的改革为何难推进
  • 马宇:习近平北京调研出租车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