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眸2008展望2009 AH股接轨是必然(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11:03  新浪财经

  2008年二季度:机构加仓

  2008年二季度,上证综指从3472.71点下跌至2736.1点,跌幅21.21%,此阶段机构整体新增证券持有56只,持股市值微幅提升了2.93%。可以看出,经过一季度的大幅度减持,二季度指数运行在3000点上下区域时,机构对市场估值水平较为认可。

  2008年三季度至今:金融危机冲击波

  2008年三季度,所有机构持有证券市值均大幅缩水,缩水比例最高的当属保险公司,和二季度相比,保险公司持有证券市值大幅减少了97.74%,缩水比例最小的是券商,也达到了71.08%,机构总体市值大幅缩水81.71%。均远超过上证综指同期16.7%的跌幅。因此,第三季度乃至当前,市场重挫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三季度市场表现如此惨淡源于国内国外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方面,自从5月份PPI首次超越CPI,出现“倒挂”现象以来,PPI与CPI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引起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极大担忧。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几个层次:首先是投资于美国债券的中国金融机构遭到损失,但损失相对于中国金融机构庞大的资产而言微不足道,这个层次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其次,受金融危机拖累,中国地区的出口受到抑制,这对一直以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中国是个巨大冲击。再次,此次金融危机给经济过度金融化的发达经济体敲响了警钟,发达经济体有可能对制造业重新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会造成进口需求的降低。最后,展望将来,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将会更大。在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之际,为了确保经济增长这一根本利益,悲观地看,新兴经济体可能要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甚至会采取竞相货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以邻为壑”的竞争手段。

  三、热钱流动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推动下,热钱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尤其是投资者进行跨国资产组合已成趋势,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波动,都会引起投资者在其他国家所持资产头寸的变动。正是由于热钱流动的渠道日趋丰富,已经很难对其进行监测。理论界通常把热钱界定为“贸易顺差+利用外资规模-外汇储备增加额”,本文运用这一指标,将2007年1月来“热钱”运动状况归纳如下:

  从表5的数据来看,自从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点以来,从2007年11月至今(2008年9月),除2008年6月和9月是“热钱”流入之外,其他月份均为“热钱”流出,流出规模大约为182亿美元/月。从这个数据来看,支持A股市场暴跌是热钱流出所为。但我们同时注意到,在9月份——雷曼倒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型、AIG被接管——热钱仍然流入中国145.8亿美元;同时,按照这一口径计算的“热钱”,在中国股市泡沫飞速膨胀的2007年,却净流出1319亿美元。自2006年1月至今,累计净流出2583亿美元,从2002年1月至今,热钱净流出规模达4595亿美元。

  我们可以据此做出几点推测:(1)如果“热钱”计量口径大体如此,那么,“热钱流入”制造中国股市泡沫、“热钱流出”造成中国股市恐慌的说法都得不到数据的支持。(2)现有的“热钱=贸易顺差+利用外资规模-外汇储备增加额”的计算口径不能准确度量热钱流动,热钱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需要另寻角度切入研究,理论界通常的一个做法是利用QFII资金流向来间接推断热钱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如果QFII足以代表热钱动向,则需要对中国股市各种机构博弈力量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2008年前三个季度国内股市走势的分析,可以看到,困扰当前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在于经济陷入下行周期,机构投资者行为、热钱流动、大小非减持、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都因经济放缓引起。在经济明确转暖之前,中国股市的运行趋势很难反转。

  经济周期下行时的投资策略

  根据美林证券投资的时钟理论(Investment Clock)中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周期性表现,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再通胀(Reflation)阶段,这时整个经济刚结束上一轮的过热和滞涨,陷入冷淡期,货币当局会通过不断减息及其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提升价格水平。这个阶段最好的资产是债券,股票类资产中表现相对较好的是金融保险、消费品、医药等防守型股票,表现最差的需要回避的是工业类股票、资本品股票。第二阶段是经济复苏阶段,上一阶段放宽货币供给等政策逐步起作用,经济开始转暖,价格水平开始回归。这个阶段以持有股票为主,尤其是成长型股票,表现最差的是资产是现金类或防守类资产。第三阶段为经济过热阶段,此时央行开始加息,紧缩经济。这个阶段表现最好的是大宗商品、资本品、工业类股票、基础原材料,表现最差而需要回避的是债券和金融类股票。第四阶段为滞涨阶段,经济高增长停滞,但通胀仍余威未断,这个阶段现金、货币市场基金是最佳资产类别,防守型投资股票、如公用事业类股票也不会错,其余类型资产要全面回避。

  根据前文对中国实体经济运行及政策选择的分析,我们判断经济陷入下行阶段,并且仍将持续6个季度以上,此时的投资原则在于以下几点:

  (1)抓宏观调控概念。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将会暂时凌驾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之上,政府可以运用的手段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及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货币供应量、信贷增速等数据方面可以看出,扩张性货币政策提振经济的效果较为有限。

  在此背景下,铁路建设、工程机械、交运设备将成为政府推动投资的主要受益板块。以铁路建设为例,一方面,截至2008年上半年,“十一五”计划时间过半,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计划投资的45%;另一方面,原油价格的不可控性也决定了铁路建设的重要地位。则相关铁路建设的企业,尤其是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如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将是最大受益者。

  (2)抓行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运行差异。在整体经济触底过程中,各个行业业绩下降并非都与整体经济同步。业绩后期见底的行业往往是本轮股市下行阶段的防御性行业,而业绩先期见底的行业则可能成为股市触底反弹的先导性行业。比如在成熟市场中,医药、通信、银行和日常消费行业在业绩下行周期中往往是后期见底,所以,他们在熊市下跌阶段具有较好的防御性;而交通运输、化工、建筑、机械等行业在业绩下行周期中往往是先期见底,但他们可能成为未来市场触底反弹的先行行业。伴随经济减速,各行业见底的时间如图4所示。

  (3)抓产业结构升级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是农业,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农村农业改革作为发展重点,涉及到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城乡一体化等诸多领域。配合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运输等行业首先受益。

  第二,传统制造业的加速整合,领先企业进一步扩大优势。传统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机会在于规模提升带来的效率提高,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节能减排等,可以预见政府指引的行业并购重组浪潮。

  第三,新兴产业发展。诸如正在推进的自主3G战略,大飞机研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关的技术和产业将会获得国家大力扶持。

  (4)抓短期政策热点。近期主要的政策热点包括大股东增持及融资融券。为了落实大股东增持政策,已经在法规方面放松了对大股东要约收购的限制,并允许上市公司大股东发行可交换债券筹集增持资金。同时,可以关注国资委2006年12月颁发的《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了国家要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7大行业保持国家的绝对控制力,可以预期,这些行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降低的公司将有更大的增持力度。同时,融资融券业务即将推出,获得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以及试点股票都将成为市场热点。

  (5)抓最具投资价值公司。明确了行业投资价值之后,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该行业中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我们提出如下几个筛选标准:

  第一,关注现金流量,而不仅仅局限于PE、PB等估值指标。现金流量是公司未来盈利的关键支撑,现金流量充沛的行业最有可能在经济下行区间内扩大领先优势。如果要在PE、PB中选择,我们建议以PB较低为原则。

  第二,鉴于当前市场的估值状态,考虑到中国经济长远的增长前景,说是“遍地黄金”也并不为过,但前提是该公司要具备安全度过这轮经济调整的能力和资质。对于已经过度折价的行业,我们建议投资于行业龙头公司。

  第三,从上市公司产品需求角度看,抓产品需求弹性较低的企业。在经济下行阶段,银行、企业均具有“囤积流动性”倾向,虽然政府向经济中大肆注入流动性,但不到经济见底之时,流动性不会表现为通货膨胀,换言之,经济衰退期间主要伴随的现象是通货紧缩。在需求萎缩、价格下降之时,产品需求弹性较低的企业通常不会过度降低价格,业绩表现也相对更好。(国信证券 何诚颖 赫凤杰 陈慧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