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有股减持一波三折 最终出路是全流通(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 04:4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有股减持大讨论

  由于证监会在宣布暂停执行国有股减持方案的同时还宣称,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完善”,而且“中国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具体操作办法,稳步推进这项工作”。那么,暂停之后还会有什么政策出台,发行和增发这两路圈钱大军何时再次出动,这些随即成为股民关注的焦点。

  “其实增量减持即使实施,也不过占了圈钱总量的十分之一,发行和增发才是圈钱主力。”李振宁说,“市场都在等待第二只靴子落下。”经历了这一轮的暴涨暴跌,管理层也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希望广泛征求意见,让各方面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反映,以图彻底解决问题,于是,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大讨论。

  由时任证监会副主席的范福春负责征求意见,他当时兼规划发展委员会主任。与此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专家评议会”,就国有股减持方案进行评议研讨。

  截至2002年1月,证监会收到各类建议4300多件。经初步汇总和整理,这些国有股减持方案被归纳为7大类。当年1月26日,规划委公布了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同时强调指出,公布的方案仅仅是框架性和原则性方案,并非最终的操作性方案。

  市场依旧在迷茫中等待。直到2002年6月23日,一则《特大利好:国务院已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的消息发布:“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翌日,沪深股市双双大幅跳空高开,再现井喷行情,当日上证综指以接近涨停板报收。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触及到很多深层次问题,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创造较好条件,用较长时间方能解决,相关政策的把握需要很高的艺术,减持工作的实际操作难度超过了原来的预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订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要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现金。

  “国有股是否减持以及怎样减持”这场引发股市动荡的讨论,此时终于尘埃落定。

  讨论之后有共识

  国有股减持事件告一段落后,李振宁反思认为,这次风波的教训值得铭记,否则中国股市还会继续走这样暴涨暴跌的怪圈。

  他认为,此次管理层提出的减持方案出问题,根本原因是依旧延续了上次“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思路。

  李振宁提到的“为国企解困服务”,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给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筹钱,政策制定者按照利益均沾的思想,按条块分配上市指标,实行捆绑上市。“那时连全国妇联也分到了上市指标,结果既滋生腐败,又降低效率。国企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民,上市公司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这皆源于指导思想的失误。”

  对于之所以出现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划分,李振宁解释说,这并非是所谓的意识形态导致的,而是当时需要扶持的国企实在太多了,为了扩大扶持面,让国有企业利益均沾,这才弄出流通股非流通股的划分。但后果是一方面造成了一股独大,企业经营机制“换汤不换药”;另一方面人为缩小了每一时点的股票供给,使股价高估,恶化了投资环境。“那时短线成风,投机盛行,监管部门对此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不是要股市活跃嘛,只有股市活跃了,国有企业才能发得出去股票。因此,那时股市的特点就是政策市+坐庄文化。”

  在李振宁看来,当时的资本市场在管理部门眼中的地位,还远不如社保解困、国企脱困更重要。“我们习惯了伸手到资本市场拿钱来解决眼前碰到的具体困难,大家都把股市作为提款机了。”

  2001年遭遇当头棒喝的股民们心中都明白,这一次减持的目的就是为了补社保的“窟窿”。“这股市还怎么投资啊,2万亿的社保窟窿,得卖多少国有股才够?”李振宁感叹道。

  而证券市场恰恰是由预期决定的市场。当一个利空到来时,投资者就会开始顺势推论。“现在减持方案是增量减10%,如果减顺手了,以后会不会再出政策减20%,甚至连存量都要减?”李振宁说,当时的市场就是在这种质疑和恐慌中开始狂跌。

  “一个健康正常的证券市场应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它应当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它应该优胜劣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让社会资金集中到好的公司。”李振宁说。

  在国有股减持暂停之后,李振宁曾和李青原进行过一场深刻讨论,并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些年股市之所以搞不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资本市场。未来中国要想强大,一定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一个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分量远远重于“为国企解困”这些一时难题,因为它解决的是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

  这一共识后来成为“国九条”的基本思路:从国家战略高度为中国证券市场定位。“要真正使其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以满足全球金融资源向中国汇聚的需要,满足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新技术革命引发的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的需要,满足以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为代表的日益壮大的机构资金和各种社会资金分享中国经济进步成果的需要,满足建立完整、高效的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