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懂巴菲特 还要读懂淡马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19:21 财经时报
刘冬 当16万股民被中石油套牢的时候,那些嘲笑巴菲特早早套现离场的人终于闭嘴,只能心下暗想,股神毕竟是股神! 而现在,套现者又一次出现了,只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新加坡的国家投资公司淡马锡。 和两年前在先后争相成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战略投资者一样,这家公司在一周的时间里先后减持了上述两家银行在香港的H股股份。 本周内,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出售中国建设银行总价2.55亿美元股份,这是这家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本周第二次大额出售中国银行股份。27日,淡马锡控股投资部负责人证实,公司出售了其在中行IPO时认购的10.8亿股股权,占其所持中国建设银行总股份的2%。淡马锡还出售了5.715亿美元中国银行股份,减持后,淡马锡控股在中行的持股份额由4.6%变为4.13%。 众所周知,巴菲特减持中石油H股时,正值内地和香港股市陷于癫狂之时。彼时,中石油正待回归A股,人们乐观地谈论着,中石油A股上市后,将成为超越埃克森的全球第一大市值的公司。而人们对股神的崇敬也减少了许多,有专家甚至问:巴菲特比我们高明多少?更有好事者替股神操心,说他少赚了15亿美元。而那时,虽有股神减持,中石油H股股价仍犹如脱缰野马,狂奔不已。 淡马锡的减持则恰恰选择在市道惨淡之时,香港市场受困于美国次债危机,“港股直通车”暂缓,都使香港市场寒意袭来。内地股市同样愁云惨淡,股指接连突破5000点心理关口,并接连下挫至4900点、4800点。在6000点时还否认内地股票市值高估的投资经理们,在5000点左右则开始大谈市场泡沫。此时淡马锡的减持动作,无异于给寒冷的市场再泼一瓢冷水。淡马锡的减持行动被解读为对中国银行股高估值的忧虑。被减持的中国银行股价大幅下挫,和中石油此前情形大相径庭,恍如隔世。而期间不过数月时间而已。其实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淡马锡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据测算已经超过11亿美元。 究竟是那些成熟投资者们的投资理念和中国市场产生差异,还是我们这个相对不成熟的市场对合理的投资收益缺乏一种平常心? 淡马锡(Temasek)是新加坡的旧称,意思是“海边的城市”。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郑和航海图》中,600年后被热传。以淡马锡命名的新加坡政府的全资公司,成为亚洲市场上新崛起的投资力量;隶属于新加坡财政部的淡马锡,管理着超过1000亿美元资产的公司,除了控股新加坡发展银行,还持有印度、印尼、韩国多家银行的股权,其中的印尼Danabank银行,2003年的股本回报率达26.7%。 其实,淡马锡看起来更像一个不插手具体业务的“机构投资者”。 2004年1月,谈马锡旗下亚洲金融持有民生银行4.55%的股份,并无意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持股5%便可获得董事会的一席)。他们作为身兼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双重身份进入到中国,意在分享到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成长溢价,无论套现还是继续投资,都会遵循他们一贯的商业投资原则,这最终是一桩生意,并不需要过分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淡马锡们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可以做为我们投资的一种参考,但并不应左右我们自己对市场的独立判断。 如果我们缺乏自己的独立价值判断,对市场的误读就不可避免,就像我们当初误读巴菲特一样。-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