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迪拉耶夫长波理论之一:大波浪周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09:44 证券导刊 | |||||||||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栏将对“循环周期”展开研讨,主题是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周期性规律。内容主要有:康迪拉耶夫长波理论、库滋涅茨建筑周期、贾格拉周期、季辛周期等,虽然作为经济学上的经济理论,但应用于证券金融市场具有非凡的预言作用,而国内证券金融领域尚未有相关的专业研究及此方面的讨论。 本系列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长波理论,分别从长波的原理、构成、历史印证,以及
一、经济循环的成因 自由市场与经济循环是事物的两面,市场一旦容许开放而自由买卖,价格的上落便跟随而来,价格波动的综合结果便是市场的盛衰循环,市场循环的成因乃来自人类的特性,概括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市场竞争。当某个市场开始时,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其盈利会大增,从而吸引其它公司进入竞争,这种竞争会令闲置的人力、资源及资金得到有效运用,对经济造成兴旺的景象。到了竞争的末期,竞争转趋恶性,公司盈利下降,但人力、资金及资源仍然受到广泛的需求,因此,人力、资金及资源的回报却下降,通胀上升,利率高企,最后劣质公司倒闭,生产力下降,人力、资金及资源的需求亦下降,经济从而步入衰退。 二、时间差距。经过集体竞争的时间过程,所有市场因素将会出现改变,最后令竞争者总体所得反而比个别预期回报的总和更低。 三、人类对前景的预期行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对前景有所估计,但人类对市场的预期,最直接的便是根据即有趋势作判断,因此,自由市场竞争最后必须发展成为恶性竞争,最终令市场整体利润下降。 综合而言,市场经济一方面由于个体竞逐利润而推动经济繁荣,但亦由于自由竞争引致资源浪费,恶性竞争将经济推向衰退,形成市场及经济的盛衰循环,市场竞争虽然亦有不利的一面,但这是一个汰弱留强、推动知识及科技发展的机制。 二、长波原理及物价指数 循环分析家Dick Siken认为,西方工业革命近二百年来的经济盛衰周期,大致上都与科技发展的兴衰阶段吻合,他把这一现象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大致在54-60年之间,分别是: 1798年至1853年 棉花阶段 1853年至1908年 铁路阶级 1908年至1959年 汽车阶段 1959年至2010年 电脑及信息阶段 事实上,早在中美洲的玛雅人及中东的古以色列人,都懂得并注意到灾难和恢复为55-60年周期。直至1926年,前苏联农业经济学家尼古拉·康迪拉耶夫(Nicholai Kondratieff)发表了一套类似的周期理论,他根据美国曾经出现3个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经济周期波动,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盛衰的长期循环,倾向于重复一种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扩张与紧缩的周期。由于这是一个极长期的循环,经济学界一般称之为“长波理论”或“大波浪理论”。 康氏长波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盛衰乃是由科技及知识的创新所带动,认为当经济到达周期性低位时,经济状况异常恶劣,由于存在超额的生产力,因而缺乏资本投资的诱因,此时所发生的战争称之为“浪底战争”,它们扮演推动经济的催化剂,其结果导致了经济的复苏和价格的上涨。随着时间的进展,信心逐渐恢复,生产能力已开始接近充分就业;然后经济持续扩张,过度投资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而达致过热现象,最后出现了爆炸性上升以完成上升的周期。康氏认为,这一上升波大约持续20年左右。 当经济进入颠峰状态,此时又发生另一类型战争,称之为“浪顶战争”,它常常发生在经济完全恢复,而且价格飚升——因为政府要用增加货币供应的惯常手法来支付战争开支——的时候。浪顶战争将导致大量失业的产生,从而加速经济的衰退。当周期下跌时,会出现一次突然性急跌,这一期间一般会较短,康氏认为大致在5-7年左右。随后经济出现中兴的升潮,升浪完成后经济会进入一段稳定状态,这段时期称为第二期高原,一切似乎在复苏中,这一过渡或高原期大约为期10-15年。最后一切转坏,经济急剧恶化,市场一片死寂,该段萧条期一般在10-15年左右。 现实的经济资料证明,长波理论与现实相当吻合。从西方经济史看,美国的批发物价指数二百多年来的经济数据可代表经济盛衰的周期,由1780年至今,美国经济大致上可划分为四个长波周期(参见图一),分别如下: 图一: 康氏长波及美国批发物价指数 资料来源: 艾略特波浪理论 第一长波周期,由1785年的谷底至1843年谷底。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波周期始自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1年)的波谷,并在1812年英美战争中进入长波浪顶,然后是战争后的“和睦时代”,从而进入第二期高原的稳定状态。 第二长波周期,由1843年谷底至1896年谷底。第二个长波周期伴随着美国南北战争而引发物价飚升并至1864年的浪顶,随后在内战结束的“重建”时期进入第二期高原的稳定状态。 第三长波周期,由1896年谷底至1945年谷底。第三个长波周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物价急升引致1920年进入浪顶,而战后的20年代步入稳定时期,这一隐定状态曾有效地支撑了股票市场达致1929年的牛市高峰,但这一时期最终被崩盘、大萧条和直至1942年的通货膨胀所取代。 目前,第四个长波周期正在运行之中,它包括两次战争(1939-1945年二次大战的浪底战争及1964-1974年越南战争的浪顶战争)和一次衰退(1974-1975年),这一方面内容随后会提到。 图二: 康氏长波与两次大股灾的周期对应 资料来源: 香港信报财经新闻 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康迪拉耶夫是在1926年发表这一长波周期的,当时相信的人不多,直至1929年美国股市史上最大一次股灾的出现,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更有甚者,长波曲线在1987年穿越零线以下时,股票市场竞然又真的发生了世界性的大崩盘(见图二)。不过世界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并没有象预言的那样进入长期的空头市场,相反美国股市迎来了长达十多年的牛市历程,莫非长波周期过时了?抑或周期出现了延伸?近年美国及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与长波有关吗?未来的长波会怎样?本栏将继续探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