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关注两大权证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07:2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草明

  最后一个交易日的钾肥权证出现了“慈善家”,有人在某网站亮出庄家身份,喊出“最后一棒让我来接”的口号,而钾肥权证以每份0.107元收盘,成为市场上唯一未归零谢幕的权证。曾经涨幅超过800%的钾肥权证退场了,但权证市场的疯狂依然在不断上演。前日,12家证券公司总计创设的13.72亿份南航权证上市,但相当于南航权证市场存量的一倍创设并未改变其涨势,该权证当天继续上涨,涨幅达13.1%。

  在大盘上攻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权证市场持续火爆,较正股放大的涨跌幅限制、T+0交易、以及没有印花税等较低的交易价格吸引了更多的投机资金。自5月30日以来,权证市场交易量不断放大,从之前的每天100亿元骤然暴增到昨日的1027.4亿元规模。

  而所谓的善庄也好,不断推出的创设也好,都无法改变权证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现实。就钾肥权证看,虽然没有归零,但每份认沽权证0.107元,行权价格15.10元,当天正股盐湖钾肥收盘价高达45.21元,完全是价外权证,也就是比废纸强不了多少。就认沽权证新品南航权证来看,该权证是目前市场上行权价格最接近正股价格的权证,但昨日收盘每份2.145元的价格也对券商不具有投资价值了。实际上,当前权证市场上的认沽权证和大部分的认购权证都不具备内在价值,只有所谓的时间价值和投机价值了。

  除权证价值风险外,新进入权证市场的投资者要面临权证常识风险。

  首先行权日和交易日的区别。据上海交易所权证管理办法规定:“权证存续期满前5个交易日,权证终止交易,但可以行权。”即行权日不等于交易日,行权日前5日停止交易。有投资者误将行权日误为交易日,如果在行权到期日之前5天买入,实际上是接了权证的最后一棒,将付出惨重代价。

  此外,还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认沽权证和认沽权利。近期沪市发行的上海医药认沽权利和前期深市发行的大冶特钢认沽权利,都有不少投资者将其视作认沽权证而误行权。认沽权利是将正股以行权价卖出,如当时正股价格高于行权价,就会造成损失。大冶特钢权利今年2月行权,行权价为每股3.80元,其时正股价上涨到每股8元以上,大冶特钢公司一方面提示投资风险,一方面改进认沽权利行权方式,大股东新冶钢不再向投资者提供

证券交易系统直接行权的功能,如投资者需要行权,要与公司直接联系确定。5月31日进入行权期的上药权利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大股东上药集团对误行权部分自愿放弃清算资格。

  著名律师宋一欣认为,投资权证的投资者更要有风险自担意识。作为权证方,只要按照权证管理办法规定执行了,不会承担投资者投资失误的法律责任,像上述大冶特钢和上海医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不在法律责任范围内,随着权证产品更多的推出,非法律手段的做法会逐步减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