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总刘先生称:“我理解他们,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只不过证券市场分析师的职业与众多投资者利益相关,他们的观点很重要。”刘先生同时表示,“他们是不是独立、公正、客观,我无法评判,只要他们无愧于心就好了。”
反驳:行业潜规则确实存在
分析师附庸基金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多的诟病?
一位投资者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我经常会看机构的研究报告,他们推荐的个股,他们做出的行业判断,他们预测的股票价格,他们建立的模型都是我操作的基础。”
在投资者看来,卖方分析师是市场的权威人士,他们的观点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甚至市场价格。如果客户基金的重仓股在基本面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分析师仍然不能发出不利报告,甚至在报告中给予谨慎持有、中性等评级,这无疑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对此,杨军在文中驳斥称,股票的价值是交易出来的,我们都是交易者,卖方研究的本质就是提供交易信息,买方研究的本质是判断信息对市场的效用。提供信息的对与错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市场上众多参与者对信息如何理解。
但是,某券商资深行业研究员并不赞同这一观点。
他认为,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 “信息不对称”,即使是公开信息也会存在不对称,因为有人会去搜集分析,有人不会。卖方研究员研究就像从大海里捞鱼,而买方研究员就像从卖方的鱼筐里筛选。只有获得信息不对称,才能获得交易优势。
而行业内的潜规则,像分析师写报告掩护基金出货、买通基金获得最佳分析师等都是存在的,如果完全将这些忽略掉,而片面干瘪地强调客观、公正,本身就是不客观、不公正的。
交锋:市场掌握在谁手中?
去年一波大牛市,几乎让所有的专家、机构都失去了判断能力。也许分析师们在心底认为今年行情会继续牛市,但结果却是一路狂跌。近期不断有业内人士出来表示,之前做出错误的判断,是不想伤害基金的感情,因为在中国这个单边市场中,看空意味着没有钱赚。
对此杨军的文章也显示出他的无奈。杨军称:市场是巨大的,我们更应该尊重的是市场。对于投资的人来说,市场大众的看法往往比研究员的看法更为重要。因为市场是众多参与者博弈的结果,而不是根据研究员的观点来进行定价的。研究员的定价报告起到了作用,也仅仅是因为这个报告的观点符合大众的口味或获得了大众的认同,站在了市场多数人的一边。在市场中,宏观分析师、策略师、行业分析师、技术分析师、甚至退休老太太的观点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因为他们都是市场的参与者,都是交易者,同时也是价格的决定者之一。
“如果报告被接受是因为符合了大众口味,市场就不需要研究员了。”上述券商资深行业研究员称,对于外界的质疑,分析师没什么好辩驳的。基金的分仓对券商很重要,而分析师最看重的《新财富》排名,最终也是基金说了算。这些都决定了分析师对基金的态度,对研究报告的态度,他们要保持完全的独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