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交所成立始末与法人股B股的由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7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庄晓天

  ●1986年到1988年,任上海市财贸党委书记

  ●1988年至1993年,任上海副市长

  ●1991年兼任上海市证券管理委员会主任

  ●1993年到2000年,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首任董事长

  ●现为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本报摄影记者/高育文

裴静之

  ●1983到1987年,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

  ●1987年到1993年,任上海市计委副主任兼劳动工资委副主任和物价局局长

  ●1991年兼任上海市证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1993年到1997年,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首任行长本报摄影记者/高育文上海市原副市长庄晓天与上海原计委副主任兼物价局局长裴静之,经历了诸多的经济改革。其中,参与证券市场的改革进程,是他们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段时期。

  他们都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老八股首发股票票根。“我们看到这些股票很亲切的,很有感情的。”这是他们共同的感慨。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到来之际,他们一起对《第一财经日报》回忆了那一段历程。

  “骤然”建立的交易所

  《第一财经日报》:1990年4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访问美国期间,突然宣布要在上海设立一个证券交易所,时间就是1990年的12月份。这对您来说,是否突然?

  庄晓天:在朱镕基宣布的时候,我任上海市副市长,协助黄菊同志分管金融,此前我也并未知晓设立的时间表。

  不过,证券交易所对上海市领导班子来说,并不陌生。股份制的出现,对经济推动功不可没。从第一张股票发行,到柜台交易、电子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来的。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企业活力不够,其二是资金缺乏。我们想通过股份制解决这两个问题。

  股份制经济和股票市场性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了讨论。这个讨论对上海影响很大。因为上海国营经济比较集中,对外开放的步子比较快,而且上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远东的金融中心。理论界一提出搞股份制,就与上海的干部、老百姓通过经济改革带动城市发展的所想相吻合。当时就考虑到是否上海率先搞试点。

  1984年夏,上海体改委组织编写的“经济体制改革设想”上报市政府,其中一项就是对少数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公开发行股票,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证券交易机构,当年11月“飞乐音响”成为股份制试点企业,并且公开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这是上海金融改革的重大措施,后来这张股票被邓小平当作礼物送给外宾。几个月后,延中(上海延中实业)与爱使(上海爱使电子设备)股票相继公开发行。投资者有了股票之后提出来要转让,1986年就在全国率先出现了柜面交易,从此股票交易开始起步,到1989年,上海股份制企业已经到了11家,柜面交易量多活跃,考虑建立证券交易所。接着上海体改委、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等派专人前往香港考察,考察回来讨论热烈,与会者多数认为:尽快创造条件建立证券交易所,这些条件包括硬件设施、法律法规、人才等。同年朱镕基市长主持召开上海经济体制改革会议,明确提出改革要从金融抓起,并且说金融改革步子要大一点,要建立证券交易所和引进外资银行。

  在那次会议上,讨论决定由上海市体改委主任贺镐圣,以及时任交通银行董事长李祥瑞、时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组成上海证券交易所三人筹备小组。

  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宣布加快开发开放浦东地区的十大政策,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其中之一。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章程,任命李祥瑞为第一任理事长,尉文渊为第一任总经理。

  “三人小组”使命也完成了,随后上海成立了上海市证券管理委员会(下称“上海证管委”),我兼任证管委主任,裴静之兼任证管委办公室主任。

  “小飞乐”为何是第一股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小飞乐会成为第一股?当时选择试点企业考虑哪些因素呢?

  裴静之:在选择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的时候,我当时任上海市计委副主任,直接地参与了选择的过程。

  当时有三四家作为备选,其中还有生产红灯牌收音机的上海无线电二厂。上海红灯牌收音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经常有人排队抢购。他们生产需求也很旺盛,需要资金扩大生产,而且他们当时的厂长陆明镜思想也很解放,希望发行股票。但是,最后只选择了一家,就是小飞乐。

  我们在考虑试点的时候,要看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生产市场的需要,还有买股人的效益。选择小飞乐,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它比较“小”。“小”,出了什么状况,影响小,不招眼。另外,当时小飞乐有扩大生产的需要。

  《第一财经日报》:小飞乐股票发行之前,都通过哪些途径进行融资?

  裴静之:没有什么特别途径融资。之前流动资金都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很久才发展到银行信贷。

  《第一财经日报》:当时小飞乐扩大生产,为什么没有考虑财政拨款?

  裴静之:小飞乐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很难拿到财政资金。

  《第一财经日报》:小飞乐发行股票之后,效益怎么样?

  裴静之:很好的。我记得一年的时间,效益就成倍增长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