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业板制度完善须提前布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09:0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马红漫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次明确提出: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这表明,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诸多要件中,创业板先于场外交易市场、公司债券市场等,被放在了体系建设的首要位置。

  战略意义和现实需求

  创业板市场之所以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有其战略意义和现实需求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以经济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国际间竞争的焦点,甚至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而创业板市场的融资主体是中小高科技企业,这些中小科技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并形成制度性创造机制,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与层次水准。其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大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难以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不仅如此,结合当下的经济政策看,立足于“从紧”导向的货币政策固然是遏制经济趋热状况的必然选择,但这也可能造成部分中小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因此,能否在紧缩性政策导向下保障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供给,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难题。而推出创业板可以通过拓展直接融资渠道,让困扰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迎刃而解,实现宏观政策导向与微观企业利益的双赢。

  国际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当然,尽管推出创业板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板的制度建设就可以轻率地推进。恰恰相反,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失败教训要远远多于成功的经验。因此,在创业板市场制度的构思、建设上,需要缜密而谨慎。

  纵览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典范当属美国的NASDAQ市场。除此之外,其它国家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英国、德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创业板更是以先后关闭而告终。而美国创业板市场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独树一帜,与其强大的科技、资金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资本市场上IT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直线上升,成为美国股市新的驱动力,带动其走出了70年代的低谷,创造出了此后10年的牛市辉煌。据统计,在NASDAQ市场上,IT产业上市公司只占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的16.26%,而其对市场增长的平均贡献却高达60.06%。同时,美元繁荣的经济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在美国寻求高回报项目。因此,每一轮新技术的转换都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有力推动。

  反观其他国家,即便资本市场上资金丰裕,但它们的科技发展却只是亦步亦趋,风险投资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在这些国家的创业板市场上,一旦企业发展壮大,便往往会转移至主板。优质企业转移融资市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运作不甚成功。这种认识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和其他中小企业的上市意愿,降低了创业板市场的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由此形成了一轮恶性循环。

  制度建设应当谨慎

  我国中小企业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低成本、低风险进行技术模仿和引进为特征。从大的产业背景看,创业板赖以繁荣的背景条件并不具备。从海外的经验以及我国客观情况来看,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不应迟疑,但在具体制度建设上应当谨慎。海外创业板市场的运作对我国酝酿中的创业板市场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