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3日08:31 金陵晚报

  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痛批高送转乱象、证监会加强监管力度,多方合力之下,《金证券》记者发现,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大幅下调高送转比例,新推公司的送转力度也“温和”了许多。  

  相继“瘦身”

  4月8日,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上市公司不要参与金融乱象,什么“10送30”全世界都没有,必须列入重点监管。在业内人士看来,刘士余的表态意味着监管层对高送转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严防出现借机概念炒作的情况。此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也发声,上市公司实施送转股的,送转比例应与公司业绩增长相匹配、“高送转”相关信息披露要充分、大股东及董监高要严格披露减持计划。

  受此影响,本周初高送转概念股集体跌停。《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大幅下调高送转比例。

  凯龙股份4月10日晚公告,拟将每10股转增30股变更为每10股转增15股。4月11日晚,多达6家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转“瘦身计划”。如合力泰拟将每10股转增30股变更每10股转增10股;凯龙股份拟将每10股转增30股变更为每10股转增15股;合众思壮拟将每10股转增30股变更为每10股转增20股;北信源拟将每10股转增20股变更为每10股转增15股;兴源环境索菱股份拟将每10股转增20股变更为每10股转增10股。调整幅度最大的当属金利科技,公司拟将此前披露的每10股转增30股大幅下调至每10股转增6股。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新推的高送转方案也“温和”了不少。昨日光一科技披露拟每10股转增15股,奥普光电华源控股拟每10股转增10股等。

  高送转乱象

  据上证资讯统计,截至目前,163家上市公司随2016年报推出了10转10以上的高送转方案。其中,拟10送转30股的公司有9家,另外,还有41家上市公司拟10送转20股以上。

  《金证券》记者接触的深圳某分析师认为,高送转股票一直受到A股投资者追捧,一方面持续性的高送转既能扩股本,又能拉低股价;另一方面,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投资者对相关公司股价存有“填权”预期。

  去年刚上市不久的一家公司董秘则告诉《金证券》记者,今年2月证监会出了个再融资新规,其中一条要求“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他透露,公司今年是有再融资打算的,也有高送转想法,但目前正在监管风头上,必须要综合考虑下送转比例。

  前述策略分析师也指出,目前针对高送转的监管重心主要是针对“高送转+减持”、“高送转+股权激励”,市场的质疑也来自于此,认为高送转已经沦为配合题材炒作、掩护大股东解禁减持的工具。对于一些有“歪心”的股票,市场已经开始不买账。比如赢时胜,今年1月同时披露拟“10转增30”的高送转预案和高管减持计划后,股价连续两日下跌幅度近两成。

  据了解,部分此前同时披露“高送转”和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近日也补充了不减持承诺。如索菱股份除下调转增比例外,同时公告取消了此前披露的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计划。又如赢时胜,公司10日宣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唐球等多名高管共同承诺,自4月11日起半年内不减持其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