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6日13:5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据湖州中院消息,2017年1月16日,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贪污及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案,认定被告人褚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犯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对褚健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缴。

  法院审理查明,1999年至2002年,被告人褚健利用担任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浙大海纳中控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便利,侵吞、骗取公款共计人民币238.1803万元;2012年下半年,被告人褚健指使他人销毁浙江中控软件有限公司、杭州浙大中控自动化公司、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等相关公司单位的会计账册,情节严重。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褚健的行为已构成贪污罪及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应依法数罪并罚。鉴于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褚健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悔罪,且赃款已全部追缴,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中国高校最大腐败案”

  3年前的2013年11月,褚健涉嫌贪污科研经费等罪名被逮捕。有传言称褚健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有媒体形容褚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最大的腐败案”。

  公开资料显示,褚健是我国自动化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副厅级官员:担任浙江大学副校长多年;褚健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一手打造了中控集团,该企业是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少有的几个能与国外抗衡的公司之一。

  被羁押的三年中,褚健一直不认为自己有罪,他自辩称,中控转制符合当时的规定,如果他有罪,那么当时历史条件下改制的众多企业都有罪。

  掏空浙大?

  据新京报报道,大约在1998年前后,中控先是和浙江大学另外两家校办企业浙大半导体、浙大快威科技合并,打包成立浙江浙大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海纳)上市。由于种种原因,2002年前后,中控、快威又先后从浙大海纳剥离。

  根据检方指控,中控从浙大海纳退出过程中,褚健利用担任浙大工程中心副主任,海纳中控公司董事、总经理,科研项目负责人等职务便利,通过低价转让股权等手段侵吞、骗取公款,共计6579万余元。

  检方指控的具体事实由三次股权转让构成。其一,时任海纳中控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褚健,决定将海纳中控持有的中控技术股权低价转让给其实际所有的 中控科技。2002年7月9日,两家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海纳中控按照1∶1.2的价格,将其所持股权以360万元的价格转让。

  其二,海纳中控将其持有的浙大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40%的股权,按照1∶5.33的价格、以213.2万元转让给中控科技。

  其三,褚健实际所有的中控科技公司,同浙大工程中心达成股权转让协议,后者以300万元低价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中控科技。

  注: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合科技)前身为浙江海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0925,2009年重大资产重组后,正式更名为浙江众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