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16:20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解构南玻A:从老牌合资企业到资本猎物,乱局命运早已有迹可循)

  有关南玻A(000012.SZ)的人事震动乱局还未平息,作为监管机构的深交所却连日发声,问题直指原管理层曾南、吴国斌与前海人寿方在此次事件中是否存有一些违法违规之处。

  11月17日,深交所向南玻A下发了两封问询函,主要涉及内容便是连日来,原管理团队与前海人寿方对外披露的有关股权激励方案内幕,且要求前海人寿解释目前行为是否符合险资投资股权的有关办法。

  高管离职、前途难测,眼下,南玻A正在经历上市以来前所未有的巨震。

  昔日贵族

  南玻集团可谓衔玉而生。1984年,南玻集团前身“中国南方玻璃有限公司”成立,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50万美元。初始的四家股东声名显赫,分别为香港招商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材工业集团(下称深圳建材)、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下称北方工业)、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称广东信托)。

  其后,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并在1992年实现A、B股同时上市,成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

  在上市之时,南玻A的股权结构便十分分散,分别为深圳建材、北方工业、招商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局)、广东信托,持股比例分别为15.36%、15.36%、13.39%、11.97%。

  招商局官网显示,2001年,其逐步退出了钢铁、玻璃等自身无竞争优势的业务。也从此开始,招商局逐步减持其所持南玻A股份,在前十大股东中消失。而除了北方工业外,上市之初的其他几个大股东也均从南玻A历史中消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资料,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结束,南玻A重要股东伴随着限售股份解禁开始一路减持。

  此外, 2007年,中信证券和平安信托通过增发介入南玻A,不过二者自2010年退出。

  实际上,到2011年至2015年前海人寿举牌前,南玻A的股权分布保持较为稳定的结构。北方工业、新通产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通产)、深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国际)三家以3%左右的持股比占据了前三大股东席位。

  但前海人寿的敲门打破了这漫长的20多年的股权分散格局。

  自2015年3月开始买入,目前,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南玻A24.39%股份。

  前海人寿何以看中南玻A?北京一位原上市公司董事长对记者分析称,在当前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资金无处可去,只能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所以聪明的资本开始挑选质地好的标的,将资本落到实处。

  事实上,作为玻璃行业的龙头公司,虽然遭遇行业景气度下滑等不利因素,但2016年以来,南玻A的经营业绩实现逆势增长,三季报数据显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

  “同万科的状况类似,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经营良好、现金流稳定的公司,在当前资产荒的背景下,更容易成为资本猎物。”北京一家私募机构合伙人指出。

  争端爆发始末

  在高管集体辞职之前,作为控股股东的前海人寿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并未公开化。

  事实上,8月23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被问及前海人寿对公司有何影响,原董秘丁九如回应,“目前对公司经营没有什么影响。从公司来讲,不管股东结构如何调整,曾董事长及集团管理层都将履行好职业经理人角色,把公司经营好。”

  而前海人寿也一直在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其在数次举牌时均表示,增持理由为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实际控制人不可能长期不介入公司运营,不可能不实施自己的战略意图。这种意图很可能跟经营团队原来的战略规划、发展理念有矛盾,所以出现现在这种局面倒是必然。即使前海人寿仅仅是投资,也存在是否信任经营团队的问题。”前述原上市公司董事长认为。

  该人士补充说,“根据现在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控股股东肯定是管理层的老板,管理层肯定得服从控股股东,要不然管理层不可能生存下去。”

  而在11月17日市场上广泛传播着的一份中国南玻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告全体员工书》,最终也被证实并非南玻A所发。

  南玻A驻京“平民”:波及与否需观望天津工厂

  伴随着南玻A高管集体离职事件在资本市场的继续发酵,南玻集团的高层人事变动是否会波及企业一线生产、销售业务的正常开展?一线员工对于此次人事大地震有怎样的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1月18日实地走访南玻集团北京驻地,采访南玻集团北京地区多位一线销售人员。

  《21世纪》:目前的日常工作是否有因集团高管集体离职而感觉到变化?

  南玻北京销售人员:目前我们的工作中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明显的变化。因为从组织结构来说,这次集团离职的高管和我们的跨度非常大。具体来讲,集团高管和我们一线业务人员之间隔着营销部、分管营销的副总、工厂总经理和事业部。因为中间隔着这么多层,而且整个集团还是在正常运转,所以对我们的日常工作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只要天津工厂方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话,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1世纪》:这两天公司的客户有什么反应?

  南玻北京销售人员:最近确实有客户打电话过来询问,关心公司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答复说, “暂时没什么变化,跟以前一样啊。你们该付款付款,我们该发货发货。”而且客户其实也仅仅是问一下,目前订单和工厂的正常运转都没有什么影响。

  《21世纪》:如何看待此次高管的集体离职?

  南玻北京销售人员:我们也不能左右他们的去留。说实话,我们也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们,其实公司的正常运营并不会受高层的人事变动的太大影响,公司离了谁都会正常运转。而且,南玻集团的中层和一线人员流动也是很频繁,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南玻是玻璃行业的黄埔军校,整个玻璃行业都是南玻的人。”

  《21世纪》:南玻集团在全国多地都设有生产工厂和销售公司,是否有相关制度保证高层人事变动之后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正常运转?

  南玻北京销售人员:南玻集团对各地工厂的总经理一职采用轮岗制度,也就是说工厂总经理每两年就会进行一次人事变动。具体到北方区域市场而言,天津工厂的影响最大。今年北方地区的产品订单量达到两个多亿,相比较去年实现了翻番。这一次的集团高层人事变动并没有导致公司一线核心岗位领导的变动。

责任编辑:梁焱博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