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30日14: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纵观此次万科商战始末,万科管理层和华润、宝能等股东方之间的矛盾焦点,一直没有离开对于万科控制权本身的争夺,而对“内部人控制”的强烈质疑,也让这家曾被贴上优秀公司治理文化标签的企业直接卷入舆论浪尖。

  6月23日,宝能系发布公告明确提出反对重组预案,并质疑万科已沦为“内部人控制公司”;同日华润集团声明称,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6月26日,在提请罢免万科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公告中,宝能系再度指出,从2008年宣布无实际控制人开始,万科已经偏离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要求,管理层控制董事会、监事会,越过公司股东大会自行其事;且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具体内容、管理层能够获得报酬及依据也未向公众披露。6月27日的股东大会上,有小股东也就管理层薪酬、任意盈余公积金提取以及停牌情况抛出问题,其关注点也和此前“内部人控制”问题相似。

  面对股东方质疑,来自万科内部的一封邮件表明,公司并不同意“内部人控制”之争的说法,并强调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最基本特征。毫无疑问,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管理团队和股东争夺公司所有权是荒谬的”。股东大会当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和监事会主席解冻也分别就高层薪酬的合理性给出理由。

  不过,诸多市场分析认为,在股权分散的治理架构之中,万科是否可被定性为“内部人控制”,尚需商榷。一位跨境投资顾问公司合伙人认为,“内部人控制”指控是否属实,需要界定两大层面内容:一是创业者对企业运营存在深度影响,和普通接受聘任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并不相同;二是管理层是否在架空大股东行为之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若不存在这样的利益转移,则不符合“内部人控制”的定义,仅能理解为股东方与管理层之间的董事会权争。

  法律专家表示,股权分散的公司架构本身就存在控制权不稳定状况。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和所有权结构、投票权结构安排息息相关,但若股东增持或外来资本收购侵入原有的股权架构,则控制权争夺就会出现,原有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就会落空。这也正是宝能举牌后万科管理层所遭遇的状况。

  过去几年,从云南白药上海家化,从绿城集团到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正在成为A股上市公司常态。管理层与股东方之间的控制权争夺,创始人在利益各方激烈角逐之后黯然出走的情况,在现代商战中并不少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已然是现代企业的基础,财务投资的兴起、职业经理人角色重塑折射的也是商业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过分渲染商战背后的悲剧性,其实并不理性,也不符合资本市场游戏规则。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