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8日10:08 新浪乐居

  倡议:万科股东之争应由多输走向多赢

  东地产

  当理性重新成为主流,万科股东之争转机显现。

  6月27日的万科股东大会,总体上少了宝万华之争的刀光剑影,多了些理性的思辨。

  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在坚持立场与原则的同时,也以不对抗、诚意沟通的姿态向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相关各方释放出极大善意。而现场大多数中小股东对管理层的认可,也显现社会理性力量未泯。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是事件走向多赢的契机。基于此,《东地产财经周刊》向相关各方发出以下倡议:

  其一,作为关键角色的华润,应肩负起央企的维稳责任,体现共和国长子的气度与魄力,尽快公开其真实意图,以让万科尽快回到正常轨道。

  作为一个支持万科走过二十多年风雨的央企,可以说没有华润,就不会有今天的万科。因此,很容易理解华润对万科大股东的历史情结。另一方面,从国企体制角度看,也很好理解华润现任决策层的意图。国企体系中,重要岗位上人事安排中的制衡机制传统决定,在万科资产重组的博弈中,很难有人会冒着犯下政绩败笔的风险——将第一大股东位置拱手相让。

  这与宝能夺得第一大股东时,华润并未直面反击并不矛盾。彼时,华润尚处宋林案后的过渡期,无暇顾及二级市场“野蛮人”的入侵。另一方面,宝能的二级市场增持让华润被动失去第一大股东位置,与主动投票让第三方成为大股东,两者间有质的不同。

  对管理层的全盘否定,全面改组董事会,这并不附合华润利益。万科当前的市值,代表了投资者对万科现状的认可。而2000亿奔3000亿的营收规模,在中 国房地产业史上尚属首次,这是万科管理团队由小到大水到渠成形成的驾驭能力,并非随意一个团队能够掌控。如果随意改变当前局面,营收不达预期,势必造成股 价重挫,其所造成的潜在国有资产损失,将难以估量,当然也将有人为此担责。

  因此,重新回到第一大股东位置,并维持现有的管理团队格局,完全附合华润的利益。

  其二,对宝能系,对万科的投资是一次经典的价值发现,也必将是一笔载资本史册的财务投资案例,应当见好就收。

  我们注意到,宝能系此前多次增持深圳本地国企,后遇到国资反击知难而退,赚取二级市场差价,在商言商一直是宝能风格。由于如今华润与万科管理层的反目,此前一直受资金来源、信用质疑的宝能似乎找到了复仇时机。

  其实不然,对管理层的重组,可能将万科拖入旷日持久的争斗,并最终毁掉这家公司。万科近两日的港股的大幅下跌,就是投资者对争斗的用脚投票。考虑到万科董事长王石已对“野蛮人”说法公开表达歉意,维持现有局面,积极推进重组,作为财务投资者,附合宝能利益。

  当然,由于地价大幅升值,万科库存价值被严重低估,调整净资产值显著高于帐面价值,分拆甚至清算万科,也能获取更好回报。但且不说其它股东会否同意,以这样的方式获取财务回报,相信姚先生自己也会不耻:因为投机者,往往难以善终。

  其三,对万科管理层,应当以此为契机,更加坚守理想与愿景,同时改变自身在社会舆论中的傲慢与偏见,更不可居功自傲。

  曾几何时,万科的公司治理、万科的管理运营;乃至务实层面的微观细节,比如拿地思路、产品设计、物业管理……“学习万科好榜样”曾经见证这家公司的声名 卓著。然而时至今日,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万科的产品在有些城市已缺乏惊艳;相反,全国多地出现各种负面新闻,作为一个标杆企业,万科管理层应更加注重与外 界沟通的方式,更好地维护管理团队与公司品牌的社会形象。

  同时,也希望独立董事能继续发挥独立精神。以华生教授为例,其对董事会决战中真相的持续还原,让外界多了一个了解内情的窗口,其胆识与公知,应当继续保持。

  当然,还有那些权益被别人挂在嘴上,实际上难以得到保障的中小投资者,应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投出理性一票。还有那些权益被间接裹挟的业主和准业主,应当坚信,结局仍可以美好。

  合则多利,斗则俱伤。愿万科由此涅槃重生,再造新万科。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相关阅读

深扒万科狗血八卦中的赚钱机会

前有安邦举牌民生银行,后有宝能举牌万科企业,这些案例一而再再二三告诉我们,股权分散的优质资产(一定要是民营啊,国企有主管单位,有党委,你搞不定),尤其是市值较大的金融地产,是大资本追逐的目标。

全民炒地炒房的局面如何扭转?

各地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上获得收入,炒高地价房价,先买入的或者炒房地居民成了中产阶层,相当多的中产家庭不是投资兴办实业形成的;炒地炒房利润高,搞实体经济利润低,甚至亏损,高地价和高房价实际上是摧毁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伦敦将丧失欧洲金融中心地位

英国脱欧将终结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欧盟已明确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单一市场将终结伦敦在欧盟经营金融业务的自动权利。这些事实,足以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下半年楼市四大“黑天鹅”

楼市在上半年疯狂后下半年将陷入调整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2016年下半年开始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来临,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日光盘”频现的现象也会就此而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