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16:5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23日 申万宏源2016TMT资本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申万宏源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秦明正围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操作要点与案例分析》做出了分享,他认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选择标的需要注意四点要素,以下是演讲实录:

  标的公司的选择,标的公司的选择我们还是看四点内容,一是公司的战略,很多上市公司这几年是为了并购而并购,从投资者角度来说能搞一把,持续关注和持续投资,很多企业包括基金,包括研究,哪些公司是白马股,哪些公司是昙花一现的?从投行角度来说我们建议一个公司要做并购要和公司发展战略结合,而且要想清楚到底要做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还是横向的以大吃小的并购?做大、做强主业,还是要做第二产业?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这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公司有这样的想法,比方说要做第二产业,跨行业并购,相应在管理人员的储备上,在行业关注度比你完全做资本运作会更好,而且公司更有长期投资价值。

  在收购行业的时候要关注公司的行业前景,这是研究比较密切关注的。哪些行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做第二产业和多元化发展,做跨境并购要选准。第一次头婚的时候没有弄好,第二婚还没有看好,因为很多公司没做好,第二次又没做好,不停的转壳、卖壳,对上市公司投资也是很大的伤害。另外选行业要注意我们国家的限制性行业,禁止投资的行业,包括海外收购。海外收购有国家的审批流程,要拿到发改委批文,符合产业投资方向和投资目录,还有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另外考虑到地方标的公司所在国的法律规定,包括他们的反垄断、军事审查,因为中国很多都是被禁止的,这都要考虑。要考虑标的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或市场环境。

  第三,你看好了这家公司,不是说立马就可以收的,标的公司的合法合规性,这家公司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的标准?财务是不是规范?股权是不是清晰,资产是不是清晰,权属有没有被抵押,有没有被担保和涉外权益?这是投行做的主要内容,就是尽职调查,投行、券商、律师、会计师、评估师做尽调。第四,在选标的公司的时候关注的规模,规模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门槛,没有这么大的规模不要进资本市场。如果大的上市公司,股本规模比较大,买很小的业绩对你的业绩没有太大的作用。盈利规模、收入规模,还有市场占有率,每个企业都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综合判断和分析。标的公司选择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掺和其他,站在收购人的角度来说,上市公司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

  还有估值方法,选择标的公司以后卖多少钱很重要。原来证监会在2008年要求一定要评估,后来改了以后不需要评估,特别是海外收购。因为老外也没有资产评估公司这种做法,国外的评审做法包括投行出一个投资报告,没有所谓的资产评估报告这种说法。但是他们所用的方法都差不多的,要用到成本法,国外基本都是收益法,是现金流折现法。如果你是重资产行业、重资产公司,成本法比较划算,因为按照目前的规定,成本法估值不需要做盈利预测和业绩承诺,基于未来的收益做估值,证监会一定会要求你做业绩承诺、业绩对赌。因为现在的估值是基于未来的盈利,如果未来盈利是虚假的,或者是有水分的东西,不能折现就存在水分,证监会让你对赌。现在这个理念是对的,对赌多少证监会不怎么管,以前对估值管得很严。原来传统行业50%的增长率,评估增值率,证监会就会很关注。现在不怎么管了,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

  三是支付工具。支付工具考虑我们用现金还是故群,还是现金+股权?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这涉及到整个方案和对方的交流。比方说对方不想要的,就像老外一样的就要现金,现金到位才能做资产交割。国内有些对上市公司不太了解,也不愿意要股份,或者要很少的股份,其实是综合收购谈判的过程。从收购方来讲,像万科现在股份摊薄太多了,把大股东变成二股东、三股东了,这是跟对方交易谈判的过程。

  四是基于未来收益的估值要做业绩承诺,这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保护。高估值要有承诺,要有对赌,不能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从投行角度一级预测比较麻烦。因为盈利预测有时候不太靠谱,现在会计师首先从收入预测,一定要看到合同,没有合同你讲前景、机会没用,我们就要合同。在合同基础上我们辨别哪些是真合同,哪些是假合同。对这一块确实有非常大的变化,你不仅仅要承诺,而且要兑现。而且我们在补偿方案、对赌方案里要有履约能力。我们在重组会上会的时候委员问你,承诺这么高的能力,你能够做到吗?做不到怎么补偿?我估计这次的检查针对随意开空头支票的公司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阅读

英国退欧公投不过是一出闹剧

英国退欧公投最终的结果是英国留在欧盟,因为英国统治集团会有大量的方法来绕开规则,造成投票结果正式或实质上利于英国留在欧盟。

利率市场化不能一放了之

中国金融体系仍由国有金融机构主导。在国有机构占主导的环境下进行利率市场化是前所未有的。在任何情况下,数量众多而且多元化的参与者群体都将促进价格发现。这意味着中国有必要加速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

最好离那些吹牛逼的分析师远点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作为分析师的祖师爷,诸葛亮正在杀死A股。各种赤裸裸的诱惑面前,分析师人人都想当诸葛亮,削尖脑袋都要炮制各种概念,信誉、操守都成了抹布,长此以往,A股独立信誉何存?

万科华润股权之争不如共谋发展

发生在万科与华润、宝能系之间的这嘲股权之争”,完全得不偿失,其结果可能是“三败俱伤”。与其过于纠结于谁做第一大股东,倒不如三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谈谈合作事宜,一起共谋发展大计,而不是相互设防,谁“吃”掉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