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股份主业长期停滞 转型房地产前景纷争

2014年02月20日 09:0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龙昊

  曾经的房地产大佬在引入新股东近一年之后终于明确了发展方向。

  2月19日,中房股份公告了最新的重组方向,拟收购山西省古交市境内的优质煤层气资产及云南省曲靖市境内的焦炉煤气制取天然气资产。公司表示,本次收购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公司彻底摆脱房地产主业长期停滞的局面,转型综合性新能源集团公司,提升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和经营业绩。因重组方案仍待相关各方进一步沟通、协商,公司股票将自2月19日起继续停牌30天。

  主业长期停滞

  中房股份涉足能源产业与其原本的房地产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有关。

  1981年,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组建成立,这正是中房集团的前身。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开发商,它的主要业务是建设福利房。2003年,中房集团通过收购上市公司长春长铃29.78%的股份,实现借壳上市。

  2010年,国资委[微博]下令要求78家央企退出地产业务,中房集团就属于被勒令退出的行列。同年8月份,国资委[微博]以无偿行政划拨的方式把中房集团整体并入中交建集团,中交建集团也因此获得了中房集团的两个上市平台——中房股份和中房地产(原名重庆实业)。

  2011年3月份,为了有效梳理旗下的地产业务,中交建集团注册50亿元组建了中交地产,将原中房集团旗下的部分优质资产注入其中。

  在重组中房集团资产时,证监会[微博]要求中交建集团必须剥离掉原中房集团旗下的一个上市公司。中交建集团最终决定将早已没有新业务、资产质量相对较差的中房股份转让。

  中房股份自2006年年底至今在建的工程项目为零,也就是说公司不再开发新项目,主要从事存量房的销售和自有物业的出租。2011年,中房股份出售徐州天嘉房地产55%股权后,其合并范围内再也没有房地产开发业务。

  2007年和2008年,中房股份连续两年亏损;2009年得益于子公司库存房产的出售,实现盈利;2010年,中房股份再度出现巨亏;2011年,通过出售资产等方式扭亏;2012年再次陷入巨亏。中房股份2013年三季报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594.73万元,同比下降44.36%;净利润亏损1235.03万元,亏损额同比扩大。

  2013年11月份,中房股份与长春市普卓经贸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1100万元的价格转让其凌宇分公司资产。

  2013年5月份,中房集团与嘉益投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中房集团持有的公司1.09亿股股权,以3.93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嘉益投资。转让完成后,中房集团不再持有中房股份股权。

  房地产的末日?

  对于中房股份的此次转型,财经评论员牛刀在其博客上表示,中房股份重组瞄准新能源资产,预示着中国房地产的末日将要到来。中房股份的重组是一个标志,如果这个老牌房地产央企都不再做房地产,那就说明中国房地产的末日就要到来,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被迫开始转型。

  其实市场各方对中国经济转型的认识已早有共识。但中房股份的转型并不一定就是中国房地产的末日。从上市房企2013年的业绩来看,房地产市场依然有希望。

  根据统计,截至2月18日,沪深两市已有68家房企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其中46家实现业绩增长,占比约68%。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房企业绩增长主要受销售业绩上扬、结转收入增加所致。

  不过随着房企销售增速逐步放缓,机构并不看好房企的未来。

  招商证券[微博]指出,国内楼市今年年初成交低迷,价格涨幅收缩明显,港资房企竞相降价出货引起关注,今年一线城市房价或出现小幅回调。

  对于2014年的楼市,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微博]认为,非常不妙。一向乐观的任志强[微博]也转调认为,涨幅会大幅下降。华人首富李嘉诚在过去短短5个月内,连续抛售价值约200亿元的内地物业,并称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也有机构认为地产股具有投资机会。中信证券最新的房地产行业2014年2月份跟踪报告认为,当前地产股较低的估值水平,决定了地产股股价具备安全边际。

  四川大鑫投资也认为,至少在经济转型的初期,房地产的投资机会仍然存在。不过,结构性机会代替整体性机会,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新的挑战,也会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的竞争。

进入【中房股份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家宴款待连战:吃羊肉泡馍
  • 体育欧冠-10人阿森纳0-2拜仁 米兰遭马竞绝杀
  • 娱乐高凌风弥留频喊:我饿了 临终前泪望前妻
  • 财经国五条出台一周年:房价普涨调控目标落空
  • 科技新浪科技2013年度风云榜颁奖盛典
  • 博客马未都:北上广等19城学区房还得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求职简历仅34字被赞萌 考研成绩
  • 朱大鸣:唱空楼市伤不了房地产毫毛
  • 叶檀:公务员体制如何打破黄宗羲定律
  • 陶冬:新兴市场值得买吗?
  • 连平: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 李锦:大集团重组成国企改革两大看点
  • 张庭宾:万吨黄金为人民币危机兜底
  • 叶檀:温州地下金融入虎笼
  • 王海滨:香港精神已死
  • 黄有光:中国房价并没有大泡沫
  • 郎咸平:人口红利是个伪经济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