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士伯控股重啤获批 疫苗风波或二次降临

2013年09月28日 02:32  中国经营报 微博

  张明

  就在重庆啤酒(600132.SH,以下简称“重啤”)旗下公司进行乙肝疫苗临床试验即将2次揭盲前夕,其股东嘉士伯公告称就要约收购重啤股权事项已经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局审查,要约收购即将履行。

  2013年3月,重啤称嘉士伯拟对重啤实施部分要约收购,收购价格为20元/股,收购数量为1.47亿股,占重啤总股本的30.29%。

  此次要约收购前,嘉士伯基金会通过其间接控制的全资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和嘉士伯香港合计持有重啤29.71%的股份,此次要约收购后,嘉士伯基金会将控制重啤60%的股份,从而成为重啤的绝对控股股东。

  拿下重啤集团后,嘉士伯品牌啤酒产能逼近200万千升,重庆也将成为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嘉士伯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这一布局也将成为嘉士伯阻击华润、英博、青啤的主战场。

  抢滩重啤

  嘉士伯控股比以往更多的啤酒并购都来得更为悬疑。

  就在3年半前,嘉士伯成功占领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大部分市场,然而重啤欲对外出售股权的讯息却让嘉士伯大中华区总裁王克勤感到喜从天降。在重啤对外挂售原第一大股东重啤集团持有重啤股份12.25%的股权前一天得知此消息的王克勤迅即准备材料,备战这个拥有重庆市场近90%占有率的本土王。然而,他此时面临的竞争对手还包括虎视眈眈的中国啤酒大鳄华润雪花。

  2004年通过海外资本运作,嘉士伯仅以5.25亿元便接手苏格兰纽卡斯尔持有的重啤19.51%股份,但并不能实现将其主打品牌嘉士伯输入重庆生产的目的,作为重兵布局西部市场的嘉士伯来说,这显然失去了其主要意义。

  在同华润雪花的一番争夺之后,2010年嘉士伯以23.85亿元高价才获得重啤另外12.25%的股权,合计下来,嘉士伯以29.1亿元获得重啤31.76%的股份,成为重啤第一大股东。

  然而,嘉士伯刚刚升任重啤第一大股东不久,就陷入了重啤旗下乙肝疫苗的产业与资本大战中,重啤股价经历了一轮疯狂的过山车运动,嘉士伯的控股计划不得不缓行。

  2013年3月,重啤控股股东嘉士伯推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计划显示,嘉士伯香港拟斥资近30亿元,以20元/股的价格向上市公司全体流通股东要约收购1.46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0.29%),若本次收购顺利实施,嘉士伯方面合计所持重啤股权比例将升至60%,从而实现绝对控股。

  此前嘉士伯通过相关协议提前锁定了20%的股权受让比例。据披露,嘉士伯香港3月4日与重啤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锁定协议,约定重啤集团将以其持有的全部重啤股份(9679.42万股、20%股权)接受嘉士伯香港要约,此次要约收购也让重啤股价短时间内飙升超过20%,与要约收购价几乎一致。

  随着今年5月底,嘉士伯为重啤挖来的3位高管张静涛、余超、姜涛空降重啤后,重啤开始正式进入“嘉士伯时代”。

  资本煎熬

  由于之前对重庆市政府的承诺,又面临疫苗风波(注:重庆啤酒因为具有“治疗性乙肝疫苗”概念,其股价被市场爆炒,在2011年11月25日,公司股价最高至83.12元/股。随后,在传出公司“治疗性乙肝疫苗”无效后,公司股价开始暴跌。在2012年1月29日,公司股价已经跌至20.16元/股),嘉士伯不得不对重啤实施软性改革,这才有了此次即将实施的嘉士伯以约30亿元价格要约收购,至此嘉士伯以约60亿元的总价获得重啤约60%股份。

  “嘉士伯当初的承诺是除了引入外资品牌,本地品牌也要大发展,而不是取代当地品牌,此外嘉士伯把西区总部乃至中国区总部搬至重庆,这才获得了重庆政府当初的认可。”一位接近重啤的人士透露,有鉴于此,在发生疫苗第一次失败后,嘉士伯力挺重啤董事会,面临当时可能遭遇的近10亿元资本市场浮亏仍然顶住压力,击退大成基金[微博]等欲改组重啤董事会的计划,从而为进一步控制重啤埋下了伏笔。

  2010年,嘉士伯香港以40.22元/股的价格收购重啤集团所持重啤12.25%股份,若以今年4月要约收购发生时重啤市值15.87元/股的价格估算,该笔收购浮亏约14.44亿元。

  但疫苗风波平息后,嘉士伯悄然控制了董事会,王克勤出任重啤董事长,原重啤董事会成员仅保留了3人,随后嘉士伯的要约收购计划得以顺利通过,要约收购完成后重啤集团将不再持有重啤的股份。

  据了解,嘉士伯2012年的净利润约为61亿元人民币,这几乎是几年来用于收购重啤60%股权的全部资金。

  嘉士伯集团上月公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为约合120.51亿美元,同比增长3%;税后利润约合9.87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嘉士伯亚洲市场销售收入取得了9%的增长,中国市场的营收增幅在4%以上。

  而在中国市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微博]、百威英博、燕京啤酒等巨头不断加速跑马圈地,嘉士伯增持重啤之后,或有新的战略投资计划。

  此前嘉士伯间接持有啤酒花(600090.SH)29.99%股份。除此之外,目前嘉士伯拥有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西藏发展000752.SZ)33%的股份;在甘肃,嘉士伯拥有多家啤酒企业股份;同时,嘉士伯在宁夏尚持宁夏西夏嘉酿70%的股份,在云南拥有昆明华狮啤酒、大理啤酒100%的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因国内白酒、啤酒的一线公司本身实力都很强,外资很难染指,因此,从其收购路径图中可以看出,嘉士伯认为,通过收购二线龙头公司是切入中国市场并迅速获取市场份额的捷径。

  嘉士伯缘何不惜重金收购重啤?国内一龙头啤酒公司高管表示,经过一番跑马圈地后,国内目前值得啤酒巨头收购的啤酒厂不到30家,资源已经相当有限。

  疫苗风波

  然而,嘉士伯的要约收购刚刚得到主管部门通过,或许面对的又将是一场疫苗风波。

  9月27日,复牌后的重庆啤酒发布信息显示,乙肝疫苗2次揭盲依然不乐观,其可能终止乙肝疫苗研究。

  仍未得到临床疗效验证的疫苗项目是否会将嘉士伯重新卷入与资本市场的纠葛仍不得而知。

  而嘉士伯欲让重啤重新回到啤酒主业的战略已经在低调推进。

  王克勤表示,目前嘉士伯与重啤管理层形成了良好的默契,这种默契不会轻易打破,嘉士伯将对重啤的管理、供应链、采购和财务等方面进行提升,并对公司品牌进行改革,以“山城”品牌为主线,配合国际化品牌。

  据了解,嘉士伯为了改变重啤的盈利局面,已经加大了嘉士伯品牌和旗下高端啤酒品牌乐堡啤酒在重庆的生产,而重啤原有的山城啤酒仍将作为稳定当地市场的主要支撑。

  而重啤的生产和销售大部分位于重庆市,外地市场主要由控股51.42%的子公司嘉酿啤酒公司承担,涉及四川、贵州、广西、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等多方面的原因,嘉酿公司去年亏损6000余万元。

  此外在这些嘉士伯控参股的啤酒公司中,除嘉士伯(广东)外,其余全部位于国内的西北、西南地区。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及沿海和一线城市,嘉士伯以西南为据点向外发展的战略与布局一线、沿海城市的百威英博有一定差距。

  在快消品行业专家林志鹏看来,虽然重啤占据重庆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嘉士伯借助重啤的渠道向外拓展难有大作为。“一方面其向外拓展受制于青啤等四大巨头,另一方面不少重啤参股的西部啤酒企业业绩不振,嘉士伯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

进入【重庆啤酒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北高院终审:聂树斌案非王书金所为
  • 体育李娜"零封"小德 多重规则护体赢性别大战
  • 娱乐李双江首露脸:我现在非常不好不想说话
  • 财经财政部长楼继伟定调财税改革:富人多纳税
  • 科技揭秘手游托:潜伏陪玩刺激用户买装备
  • 博客韩寒:我被骗了二十多年
  • 读书满汉全席为何成京城"十可笑"之首
  • 教育两大名校大学生公开激辩“泡妞秘籍”
  • 谢百三:各路高手如何看待当前股市
  • 李光斗:烂片是如何卖出高票房的
  • 章玉贵:上海自贸区锻造纽伦沪第一步
  • 袁一泓:为何买房利润高于实业
  • 赵伟:美联储难撤的QE和难产的新掌门
  • 陈岳峰:实体零售或将迎惨淡四季度
  • 叶檀:中国必走大城市圈之路
  • 张化桥:谁夺走了企业家的快感
  • 陶冬:伯南克错了
  • 刘杉:宏观经济仍靠房地产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