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联众遭控股股东巨量减持 可卖股份几乎售罄

2013年09月10日 10:21  大众证券报 微博

  今年以来创业板股票走势疯狂,股东减持亦疯狂,易联众(300096)便是一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易联众被控股股东抛售1500万股(占总股本8.72%),部分高管也跟风减持。在首发股东享受“盛宴”的背后,却是易联众业绩持续下滑。

  控股股东疯狂减持

  易联众于2010年7月28日登陆创业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古培坚。2013年7月28日,易联众上市满三年,根据古培坚的上市承诺与公司相关公告,其所持有的限售股于7月29日起解除限售。解禁前,古培坚持有61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63%,由于古培坚为公司现任董事长,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份实际可上市流通的数量为15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91%。

  2013年8月26日,易联众接到古培坚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因“个人投资新项目和理财需要”,古培坚拟减持不超过1532万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8.91%,减持时间为2013年8月29日-2014年2月28日(6个月内)。

  几天后的9月2日,古培坚通过大宗交易以15.50元/股减持了8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4%,减持价格较当日收盘价17.55元折价近12%;9月5日,古培坚又通过大宗交易以15.87/股减持了650万股,占总股本的3.78%,减持价格较当日收盘价折价近9%。经过两次巨量减持,古培坚合计减持1500万股,已接近最高限额1532万股,其持股比例降至26.91%,已低于30%。

  部分高管跟风

  值得一提的是,自古培坚9月2日首次减持后,易联众已沉寂数月的高管减持也“死灰复燃”。9月2日以来,易联众总经理雷彪及两位副总吴文飞、黄文灿纷纷减持,其中,吴文飞今年以来已减持所持股份的25%。

  易联众自2000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劳动就业三个领域的应用软件及系统集成。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同比下降26.85%;营业利润5124.70万元,同比下降46.94%。营收双降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公司正在拓展的项目推迟,使得整体销售规模有所下降;加之研发持续投入增加、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有所上升。

  今年上半年,下滑态势依旧: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下降10.54%;营业利润1191.93万元,同比下降59.57%。易联众在半年报中称:“由于受到行业动态、市场拓展、政策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本期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卡及自助终端方面,部分项目招标进度有所延缓;在基础业务方面,人社部在本年度召开的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提出新的要求,涉及现有机制的重要调整,各地主管部门正在积极调整,部分项目的进度有所迟滞。”

  否认基本面恶化

  昨日,《大众证券报》记者就有关热点问题采访了易联众副总经理、董秘李虹海。

  记者:古培坚持股比例已低于30%,公司是否有控制权易主的风险?假如有,如何防范?

  李虹海:截至2013年9月9日,(古培坚)仍持有公司股份462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额的26.91%,仍与公司第二大股东有20%以上的持股比例差距。因此,公司不存在控制权易主的风险。

  记者:公司营收、利润持续大降,古培坚快速减持是否和基本面恶化有关?

  李虹海:减持并不意味上市公司基本面恶化。 目前,公司在社会保障卡方面正积极跟进广西、湖南等有业务优势的省份。自助一体机方面,试点城市已通过验收,正在面向全国大力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民生云”的部分应用正在内部测试当中,计划将在福建省发展一个试点城市。

  记者:事实上,早在减持前,古培坚所持易联众股份中已有4000万股处于质押状态。通过此次快速减持,古培坚又套现约2.35亿元。到底是何原因,让古培坚做出上述举动?

  李虹海:在古先生处于质押状态的4000万股股份中,有3800万股是在2011年9月份进行的并及时进行了公告,主要是满足其前期资金需要,并且质押方式融资的成本和折扣率均较高。古本次减持,是在遵守证券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事先披露的减持计划进行的减持,是其根据个人投资新项目和理财需要做出的决定,公司尊重其作为股东的权益。

  记者  岳昌霖

进入【易联众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最高法:实证确定诽谤信息转500次判刑
  • 体育全运-蔡赟不满队友一日三赛摔拍离场
  • 娱乐张柏芝疑报复锋迅恋 每月索巨额生活费
  • 财经女商人丁书苗从铁路捞百亿 刘志军不让动
  • 科技明晨全程直播苹果新iPhone发布会
  • 博客玩弄女性的薄熙来和谷开来还有感情吗
  • 读书后宫之谜:秦始皇为何终生没有立皇后
  • 教育教师节家长送3000元礼品称怕老师记不住
  • 张庭宾:美元复兴以人民币牺牲为代价
  • 齐格:经济转型为何如此艰难
  • 叶檀:刘志军丁书苗利益共同体
  • 舒颜:为什么国人买电视需求十年不变
  • 刘步尘:中国彩电轮番上演悲喜剧
  • 马光远:地王频出是地方政府有意托市
  • 沈建光:三大领域将释放改革最强信号
  • 罗天昊:上海仍有四大挑战
  • 郎咸平:中国经济承担不起失败的改革
  • 叶檀:房地产泡沫只有硬着陆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