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钦自救债权人心忧 牛散陈庆桃杀入*ST金泰

2013年08月22日 02:41  21世纪经济报道 

  安丽芬

  暂停上市已3月余的*ST金泰8月15日发布了中报,多个主要财务数据仍是惨不忍睹。

  2013年上半年,*ST金泰营业收入为310.44万元,净利润为-888.26万元,净资产为-2.89亿元。

  至此,这只资本市场上闻名的垃圾股净资产已经连续10年半为负,净利润连续3年半为负。

  留给*ST金泰自救的时间已经不多。3月底,其实际控制人黄俊钦向外界公开的拯救方式是由其控制的北京宝润丽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斥资15亿元认购*ST金泰3.17亿股,用于偿还债务和发展医药业务。

  “目前定增的基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券商尽调也已结束,马上就上会了。”*ST金泰董秘办人员对以投资者身份咨询的记者表示,香港子公司的注册也在进行中。

  而眼下的*ST金泰已到了嗷嗷待哺的地步,就连独董的津贴也得从关联方处拆借。

  这样一个垃圾股,神奇的是总有超级牛散驻足,前期有刘芳,而今有陈庆桃。中报显示,*ST金泰前十大股东里有6名自然人,其中赫然出现了被称为ST股专业户的陈庆桃,其以192万股位居第五大股东。

  据本报记者了解,鉴于*ST金泰多年资不抵债,今年4月份,公司其中一个债权人——厦门象屿资产管理运营公司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但是至今没有收到回复。

  “公司实在耗不起这个时间,就把债权转让了出去。”厦门象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说是定增,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公告显示,厦门象屿将债权转给了深圳奇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后者成为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截至6月30日,*ST金泰总负债3.17亿元,总资产仅2557万元。其财务状况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就连独董的津贴也得从大股东那里借。如果非公开发行成功,*ST金泰及其大股东将用其中的2.7亿元偿还公司的关联方借款和其他主要债务。

  *ST金泰中报披露的关联方资金拆借明细表显示,今年二季度,*ST金泰从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及关联方中数光通网络投资有限公司处共借入12笔资金,合计1.14亿元。其中最小的一笔仅有9万元。

  “这是公司独立董事的津贴。”*ST金泰董秘办人员解释称,这些都是从大股东那里寻求的财务资助。

  根据非公开发发行预案披露,截至去年9月30日,*ST金泰欠关联方借款和其他主要债务总计2.86亿元,其中关联方借款1.5亿元。

  中报显示,*ST金泰从中数光通网络有限公司处便借款8142万元,而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法人均是黄俊钦。另外,还从黄俊钦控制的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处借得8067万元。

  因此,从定增的去向看,黄俊钦出钱给*ST金泰,而*ST金泰再将部分钱还给黄俊钦所控制的公司。通过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不仅完成了拯救*ST金泰的目的,也让旗下其它公司的债权不致变成坏账。

  这笔巨额定增让二级市场享受了一场狂欢。但是潮涌后,如何消受这笔巨资对*ST金泰这种公司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按照原计划,募集净额的2.7亿元用于偿还关联方借款和其他主要债务,其他逾11亿元用于医药业务和医药产业相关的新业务,而主要载体就是济南恒基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恒基制药”)。

  “定增后的资金也主要用于投资恒基制药,发展药品生产。”上述董秘办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开始。

  “公司目前生产正常,没有新建厂房。”恒基制药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目前,恒基制药主要生产片剂、硬胶囊剂和膜剂,注册资本仅有1124万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仅有448万元和-1797.47万元。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仅有205.39万元,却占到*ST金泰上半年总营业收入的66%,净利润为-108.78万元。

  除了恒基制药,*ST金泰近日欲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金泰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下称“金泰国际”),拟定经营范围为贸易、咨询。

  “具体经营范围还得等香港那边批准,打算是利用香港平台做医疗器械方面的贸易。”该董秘办人士透露。

  在主营羸弱、定增未明的情况下,有消息灵通的ST股专业户却对其进行了一场豪赌。中报显示,前十大股东中有6位自然人,被成为“ST股专业户”的陈庆桃位列其第五大股东。

  *ST金泰今年4月26日因增发停牌,随后在5月13日暂停上市。因此,陈庆桃应该是4月1日到25日之间买入或增持的。以*ST金泰暂停上市前停盘价8.5元/股计算,陈庆桃持有的192.36万股市值达1600万元。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公安部打击造谣传谣 凤姐推手被刑拘
  • 体育亚冠-孔卡传射埃神首球 恒大2-0 视频
  • 娱乐58岁刘晓庆今日大婚 丈夫曾任政协委员
  • 财经专家称富二代拆迁户推高车价:人傻钱多
  • 科技北京首批官方打车软件上线:不准加价
  • 博客陈毅之子陈小鲁:为文革批斗老师道歉
  • 读书国民性比较:日本男女关系比中国人圆满
  • 教育浙大同寝室四男生同年同月同日生(图)
  • 谢作诗:地方债务危机可以变成大好事
  • 尹中立:证券监管需要体制创新
  • 苦等:从光大8·16事件看监管的进步
  • 刘杉:光大乌龙不能变为无头案
  • 忘情:一块钱跨省火车票是怎么回事
  • 叶檀:移民经济让封闭治国成过去式
  • 徐斌:滞胀阴影笼罩全球经济
  • 沈建光:反思“四万亿”恐惧症
  • 赵伟:世界经济三大核心此消彼长
  • 安邦智库:宏观调控已明确转向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