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份上市银行中报看银行业业绩

2013年08月12日 08:26  金融时报 

  盈利增速大幅放缓不良贷款生成有加速趋势

  记者孟扬8月8日,首份上市银行2013年中期业绩报告出炉。华夏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4%,与去年同期42%的业绩增速相去甚远。

  盈利增速大幅放缓将不是个例。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监管政策日趋严格,这一系列变化都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多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国银行业已经告别盈利高增长时代,继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深入信贷结构调整、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将成为银行下半年的主要任务。

  多家银行将现10%以内业绩增速

  虽然2013年国内经济温和复苏,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外需疲弱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扭转,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也仍未显现。

  此外,加速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直接降低银行的存贷利差,加之监管层严查表外业务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措施的出台,都使银行盈利受到切实影响。

  华夏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2.07亿元,同比增长14.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20.16%,拨备前利润119.76亿元,同比增长18.05%,同比增速与一季度末相比均放缓5至6个百分点。

  从净息差来看,虽然华夏银行通过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其净息差在二季度出现环比上升,但多位分析师认为,上市银行二季度净息差仍将小幅下行。“今年一季度的资产重定价导致净息差下行幅度较大,银行议价能力较去年有所下降,且通过扩大同业做规模的方式对净息差有一定程度摊薄;从存款情况看,存款增速较上年大幅回升,尤其是企业存款,但活期存款占比有小幅下降,预计负债成本变化不大。6月末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但隔夜拆借对净利润的影响实际上很有限,下半年同业市场业务面临收紧,重定价后负债成本也面临上升,但主要取决于各行资产负债的配置期限和结构。结合两方面,预计净息差环比继续下行,但幅度小于第一季度的6bp,预计2至4bp。”东莞证券[微博]分析师邓茂表示。

  放眼整个银行业,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7月30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将会进一步下滑至10%左右,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至8%左右,利润增速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

  “预计16家上市银行2013年中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2%,国有五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14%和20%。”瑞银证券分析师孙旭认为。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与前两年动辄30%、40%的净利润增速相比,银行业盈利增速将大幅放缓,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将在10%以内。

  加速核销难掩资产质量压力

  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部分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区域性金融风险积聚,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温和上升,成为困扰上市银行的难题。

  截至今年6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0.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6亿元;不良贷款率0.91%,比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103.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3亿元,关注贷款率1.35%,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华夏银行核销不良贷款8.57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加上核销的不良贷款,华夏银行上半年新生成不良贷款达到15.83亿元,不良贷款生成有加速的趋势。从逾期贷款情况看,达到123.08亿元,形势也不容乐观。”邓茂说。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例如,浦发银行已公告上半年核心不良贷款9.3亿元,其规模也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说明目前银行面临较大的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核销不良贷款有利于保持账面不良贷款的稳定和拨备水平的真实性。

  平安证券[微博]在研报中表示,不良贷款严重的浙江地区,新生成不良贷款速度并未有明显减缓,同时存在向福建、江苏、山东等省市蔓延的压力。但有利因素是,银行前期不良贷款已开始进入清收程序,同时在上半年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核销,因此这将部分对冲不良率上行所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

  “在行业不良贷款小幅回升背景下,上市银行二季度不良贷款回升幅度将较为温和。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乏力以及中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将延续;上市银行核销前不良贷款及逾期贷款变化趋势更值得关注,下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仍将呈现双升的趋势。”孙旭告诉记者。

  未来经营将面临更大挑战

  尚未经历完整经济周期和尚未完全市场化的中国银行业,未来可谓挑战重重。

  华夏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下半年银行将面临三种风险:一是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区域和行业风险增大,部分行业企业经营不景气,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持续上升,资产管理质量管理压力不断增加。二是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对银行利润增长形成挤压。三是监管标准的逐步完善。

  “金融脱媒、融资结构面临大幅调整,这是未来趋势,这一趋势对银行的融资业务构成威胁,但银行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坚实的客户基础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财务顾问服务、投行业务等,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邓茂认为。

  “商业银行日益从传统的经营模式中跳转出来,预计各商业银行未来经营会体现为几种模式:规模上位,无论表内外,将传统业务规模做到排头兵;渠道上位,通过物理网点铺设、柜面联通、电子联通将渠道平台做到排头兵;技术上位,通过移动设备、电子设备、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时营业,线上为主线下为辅,将电子银行平台、数据挖掘、在线金融超市、在线同业交易市场等做到排头兵;混业上位,通过兼并重组商业银行、信托、租赁、保险、资产管理、证券、基金、期货、评估咨询机构、评级机构、数据源公司等,跨过部分监管约束与规模限制,跨入投资银行领域,提升杠杆率及收益水平;综合上位,汲百家之长均衡发展。但无论采取何种战略思维,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不可逆,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艰险不可逆,经营差异化及做特做强不可逆。”渤海银行北京分行风险总监陈光伟表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朱镕基新书今日出版 部分内容曝光
  • 体育世锦赛林丹成就5冠王 李宗伟决胜局伤退
  • 娱乐郭晶晶被曝20日剖腹生子 霍震霆默认
  • 财经研究称房价越高地方官员升迁可能性越高
  • 科技银行系电商成鸡肋:无竞争优势使用者少
  • 博客李银河:打飞机服务被判无罪的启示
  • 读书毛泽东对周恩来有不满又离不开(组图)
  • 教育武汉一大学山寨著名建筑似世界公园(图)
  • 沈建光:中国经济最坏时刻或已结束
  • 郎咸平:什么是治理腐败的绝招
  • 张庭宾:美联储9月退出QE可能性大
  • 姚树洁:21世纪中国会输给印度吗
  • 徐斌:十年繁荣的三大要素逐步消失
  • 西向东:美国人工贵 贵如挂窗帘(图)
  • 谢百三:何以北京市新房开盘一抢而空
  • 龚蕾:彩票市场为何火爆
  • 叶檀:中国滞胀压力不减
  • 张卫星:全民对赌李克强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