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硕
在葛文耀[微博]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如履薄冰”四个字。
葛文耀曾在微博写道,“家化被国家干预三次,每次都伤筋动骨,差点死掉”。或许,葛文耀已然体会到如履薄冰之苦,令他对“外部干预”怀有强烈的抵触态度。
在家化集团改制寻求收购方时,他曾明确要求外资PE基金与财务投资者不要“参与”,因为他认定资本方为赚取超额利润,迟早会干预家化经营;当海航集团忽然发起敌意竞购时,他不惜提出“上海家化未来一段时间不融资”,以吓退这位善于杠杆收购与资本运作的金融大鳄;如今,当他发觉平安信托“违反”收购承诺,逐步干涉家化集团经营决策时,他同样义无返顾地连发微博“反击”。
葛文耀鲜明的强硬个性,却没有扩散到上海家化内部。
一位上海家化员工直言,上海家化推行的,更接近于家庭式的管理文化。“葛文耀像一家之长。尽管他不会经常参与上海家化的重大经营决策,但只要团队内部出现难以协调的决策分歧,都要请他出面解决。”
作为家庭式管理文化的主心骨,葛文耀也展现出“严格”与“亲切”的双重性。
设立“后门关刹”,是因为他不愿看到个别员工为100元的私利,牺牲上海家化1万元的公司利益。
顶着国有企业种种限制压力而推行“前门开足”,是他知道要留住人才,必须建立一套重视员工福利薪酬的激励制度。
葛文耀认为,后门关刹+前门开足的组合,会让上海家化管理趋向规范,又不失人情味。
甚至他偶尔会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激励”员工。比如他设想将三个事业部打造为“准利润中心”,然后申请专利。
但是,面对家化集团小金库争议,这位一家之长的态度,则是鲜明的冲动与强硬。
“他把自己与平安信托的微博论理,视作维护上海家化名誉之战。”一位上海家化人士直言,或许,这是一种对“家庭”的爱。
所幸的是,冲动与强硬过后,葛文耀回归理性。
5月22日,葛文耀更新微博称,“事物都有二面性,我是个有较强个性的人,讲话比较坦率,有时能做成些事,但有时也会误事,反思下来这次关系没处理好,自己也有很大责任。”
事实上,与大股东关系如何处理,的确是一门高深的管理艺术。毕竟,资本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作为企业家,葛文耀考虑的是如何做大做强多元化时尚产业,作为资本方,平安信托则思量如何资本运作,令每笔投资创造最大化的回报。
“现在,葛文耀真的不想再和大股东闹下去。”一位熟知葛文耀的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内斗的结果,只会伤害到更多人,包括曾经的合作伙伴,家化员工,还有中小股东。而受伤最深的,还是上海家化自己。
作为掌舵家化28年的一家之长,葛文耀在股东大会称,再有个两三年,上海家化应该能够独立运营没问题,就看大股东(平安信托)给不给我两三年时间。
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把上海家化发展为一家多元化的时尚产业集团。为了这个梦想,葛文耀自言“自己的荣辱,利益……都可放弃”。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