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啤酒消费旺季,两家个体户并未大肆进货,反而在下半年突击成为燕京啤酒的五大客户,而其中一家在两年前的月收入不过5万元而已
【证券网】记者 杨现华 两家毫不知名的个体批发部竟然一跃成为国内啤酒三巨头之一的燕京啤酒(000729.SZ)的前五大客户。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2012年下半年,在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前五大客户中,根本就没有这两家批发部的踪影。而且其中一家两年前月收入只有5万元。
燕京啤酒的201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33亿元,同比增长7.39%;实现净利润6.16亿元,同比则下降了24.6%。不但远远落后行业平均水平,也是公司十余年来利润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与此同时,燕京啤酒的五大客户也出现了蹊跷的变化。年报显示,在公司五大客户之中,两家名为“湛江市霞山区燕祥食品商行(下称“燕祥商行”)”和“康保县二明批发部”的企业分别以8795.61万元和8669.34万元的金额成为燕京啤酒的第四、五大客户。而在燕京啤酒2012年上半年的五大客户中,根本就没有这两家批发部的任何踪迹。
对于燕京啤酒第四大客户——燕祥商行,《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在两年前这是一家仅仅月营业额只有5万元左右的个体批发部。根据湛江市霞山区税务局2010年9月17日的“个体双定户核定定额公示”信息显示,燕祥商行拟核定月经营额只有5万元,也就是该个体户的年营业额仅仅只有60万元。
所谓个体双定户,指的是定期,定额。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说会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一个月应缴纳税款额度。
而作为第五大客户的康保县二明批发部则没有任何其他信息。但《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位于张家口的康保县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该县是个总人口不足30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
蹊跷的是,在燕京啤酒2012年上半年以及前几年的前五大客户中,从未出现这两家个体户的名字。2012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前五大客户全部来自北京地区,最少的第五名客户金额为3302.84万元,也就是说,下半年上述两家批发部至少进货1.42亿元。
进入【燕京啤酒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