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钢铁亏32亿背后 管理体制未跟上扩张步伐

2013年04月13日 00:24  华夏时报 

  管理体制并未跟上扩张整合的步伐

  本报记者 冯庆艳 北京报道

  曾掌舵华菱钢铁12年之久的李效伟在2010年10月走下“神坛”,湖南省政府将彼时便处于暴风眼的集团董事长位置交给了曹慧泉,然而换帅以及一系列措施依然没有阻止华菱钢铁巨亏的脚步。

  继2010年亏损26亿元之后,华菱钢铁2012年亏损额度再次大幅飙升,或许华菱钢铁也意识到公司业务非常单一的缺陷,自去年便试图押宝页岩气以转型。但此时,内外交困的背景之下,华菱钢铁又该如何破解多年来延续至今的整合魔咒?

  巨亏32亿的背后

  4月7日晚间,华菱钢铁交出了去年的“成绩单”,公司营业收入95%来源于钢材的生产和经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下降19.69%;净利润负32.5亿元,同比下降4740.21%;营业毛利率1.63%,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

  同时,华菱集团座下的“三员虎将”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华菱衡钢皆陷入亏损,三者合计亏损36.16亿元。其中湘钢亏损最多,达到21.88亿元,而连续多年亏损的涟钢去年亏损11.5亿元,亏损最少的衡钢也有2.78亿元的亏损。

  本报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在全国钢铁生产企业中,2012年共有17家企业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便赫然在列,2012年该公司产钢1411.3万吨、产铁1354.4万吨、产钢材1382.7万吨。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变身为产量过千万吨的大型知名钢企之后,华菱钢铁何以与*ST鞍钢*ST韶钢安阳钢铁山东钢铁一起成为上市钢铁国企中的“亏损王”?

  华菱钢铁年报给出的答案是,2012年是钢铁行业发展极其困难的一年,国家GDP增速放缓、钢铁行业持续低迷、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尤其是去年4月下旬开始,钢铁行业形势出现急剧变化,钢材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滑,导致公司效益下滑并出现较大亏损。

  卓创资讯钢铁行业分析师李智认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状态,确实是企业普遍陷入亏损的原因之一。

  根据年报披露,湘钢受宽厚板市场严重萎缩影响,产品毛利较低,高炉运行也不顺等因素导致亏损,而涟钢则是,正在实施铁前系统改造工程项目,铁水不足以及汽车板冷轧线尚未建成投产,导致2250生产线不能充分发挥产能,品种优势也未能得到发挥。而国内订单不足且大部分产品毛利较低,导致衡钢亏损。

  兰格钢铁网钢铁行业分析师张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前年华菱钢铁盈利7000万,而单政府补贴一项便11亿元,可见去年政府补贴的缺失,也是其业绩更为难看的原因之一。

  至于缘何华菱钢铁去年错失了政府补贴,“去年这个企业亏损这么严重,政府恐怕也无法做到为其补‘这个窟窿’而让地方财政陷入困局。”张琳说。

  “除了外部原因外还有内部原因,华菱钢铁规划的很好,主营产品包括宽厚板、热轧、钢管等,但是到具体实施起来便没有那么好了,另外在内部控制方面问题也较大,成本高企造成盈利能力较低。”张琳告诉本报记者。

  快速扩张“后遗症”

  在李效伟治下的华菱钢铁可以说到处开疆辟土风光无限,而快速扩张整合之下管理体制难以跟上步伐的弊病却在曹慧泉时代集中爆发,2010年度亏损26亿元、2012年度亏损32亿元的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而这也让华菱钢铁成为钢铁行业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2010年下半年临危受命的曹慧泉面临着比其他钢企掌舵者更严峻的考验。

  华菱集团(华菱钢铁控股股东)前身由湖南三家钢铁企业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华菱衡钢于1997年底联合组建而成。华菱钢铁从小到大的过程与李效伟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99年,年仅47岁的李效伟便担任华菱集团的董事长,开始其在华菱系中的12年掌舵之路。在业内人士眼中的李效伟充满了魄力和开拓精神,而事实似乎正是如此。

  履新几个月后,李效伟就成功推动了华菱管线(华菱钢铁前身)登陆A股市场,筹措到10亿元左右的资金。2004年8月,李效伟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引入国际钢铁巨头米塔尔为股东,2005年,米塔尔入股华菱钢铁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09年,华菱钢铁又成功收购全球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FMG的股份,成为FMG第二大股东。这是当年湖南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唯一收购国外上市公司股权的公司。

  然而其管理体制却并未跟上扩张整合的步伐。早在华菱集团由几家国有钢厂合并时起,便埋下了难以高效协同的祸根。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华菱涟钢虽为华菱钢铁子公司,但华菱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其控制力十分有限,甚至连人事任免权都在湖南省国资委手中。

  随着2010年亏损26亿元的“成绩单”,换帅等一系列措施仍然难以挽回局面,更让人关注的是,曾经华菱钢铁与米塔尔的“联姻”也在近日破裂。3月13日,安赛乐米塔尔已将1.5亿股华菱钢铁卖给华菱集团,按照此前约定的行权价每股4元,意味着米塔尔将退出华菱钢铁。

  作为置换,华菱集团已将其所持的汽车板公司17%的股权转让给华菱钢铁,16%的股权转让给安赛乐米塔尔,华菱钢铁将与米塔尔在汽车板、电工钢项目上合作。合作设计产能为汽车板120万吨,电工钢60万吨,其中包括取向硅钢20万吨,无取向硅钢40万吨。

  而汽车板行业将在2~3年后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这也给双方的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曹慧泉日前坦承,只通过降低成本来扭转困境也不是长远之计,钢铁企业未来要想生存,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并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和产品特点,未来,华菱钢铁在钢铁方面的投资也主要会集中在研发方面。

  不仅如此,为了打破业务单一、95%业绩来自于钢铁的局面,华菱集团试图押宝页岩气。去年,华菱集团牵头成立了湖南华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颇为有利的是,该公司在第二轮页岩气竞标中中标湖南龙山页岩气区块。

  而页岩气行业专家告诉本报记者,页岩气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收益期也较长,这个行业的收益期最早仍可能要延至“十三五”期间。

  “原本的钢铁行业‘金三银四’,到现在行市依然没有大幅转好,钢价仅略微上调,今年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了,所以今年华菱钢铁要想扭亏为盈的话,难度将很大。”张琳认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12名渔民被菲扣留起诉 最高或判12年
  • 体育欧冠半决赛抽签-巴萨碰拜仁 皇马对多特
  • 娱乐《我是歌手》羽泉爆冷夺冠 邓超抢戏
  • 财经北京制订出租车调价方案 收益主要给司机
  • 科技杨元庆:联想欲与三星苹果三足鼎立
  • 博客马未都:古人缠足增强了性爱质量(图)
  • 读书韩国上将朝战亲历:最寒冷的冬天
  • 教育北大卖猪肉生:给母校丢脸说法是谦虚
  • 育儿保姆喂果冻噎死幼童 家政公司判赔78万
  • 谢百三:五年前不买西湖房 肠子都悔青了
  • 杨涛:如何看待美股指数屡创新高
  • 安邦智库:日本走再独立道路的货币风险
  • 赵伟:2012年4季度美国GDP究竟是升是降
  • 姚树洁:人民币何时能够全面国际化
  • 刘石: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如何不再纠结
  • 孙立坚:中国为何不能学美日的做法
  • 刘杉:新自由主义还有灿烂日子吗
  • 管清友:从朱镕基经济学到李克强经济学
  • 水皮:魏家福委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