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ST危机:高价囤积铁矿石引发38亿亏损

2013年04月13日 00:23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38亿元的亏损,马钢股份(600808.SH)创下了上市19年来净利润的最高亏损额,而上一次业绩亏损,已经是在15年前了,那一年,公司只亏损了1.68亿元。

  对于业绩巨亏,公司方面给出的解释是钢材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了原材料铁矿石的跌幅,确实,公司2012年的主营钢材产品的毛利率直线下滑。

  这仅仅是表象,导致公司业绩出现如此大幅度亏损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公司去年计提了27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占到了当年总营收的3.66%。如此高比例的计提,也是目前A股上市钢铁企业当中最高的。

  在这笔巨额计提当中,主要是来自于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而所谓存货,则是马钢股份囤积的大量铁矿石原材料。由于铁矿石价格连续两年下跌,马钢股份的库存资产缩水开始连累业绩。

  高库存重负

  截至4月11日,A股总计有11家上市钢企公布了2012年财报,在这些上市钢企当中,只有宝钢股份和马钢股份分别计提了超过20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宝钢股份资产计提所占当年应收总额的比例并不高,因此也并未在太大幅度上影响到当年利润。

  相比于宝钢股份,马钢股份的业绩完全受到了公司大量存货的连累。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马钢股份截至2012年底的存货数量价值为112.51亿元,这其中,铁矿石等原材料所占的比重最高,达到了60.69亿元。

  “公司以前大部分的矿石都是靠对外采购的,不同种的矿石还有一个比例配比的问题,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公司最少也得保证一个月的铁矿石供应量,库存自然也就高了。”马钢股份董秘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方面也自然知道高库存不但占用大量资金,同时还要承担跌价的风险,所以公司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降低库存。

  事实上,马钢股份在此前几年的铁矿石库存比例更高,只不过,那几年正在铁矿石价格上涨时期,公司不用担心存货减值的问题。

  祸福只在旦夕之间,从2011年初持续到2012年三季度的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开始引发了公司的资产缩水。

  根据“我的钢铁网”所提供的铁矿石综合指数显示,其价格指数在此期间跌幅达到了43%。而按照马钢股份在年报当中援引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当年国内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同比下降21.5%,国产铁精矿平均价格下降20.41%。

  大幅的库存铁矿石价值缩水,让马钢股份不得不计提存货减值准备。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12年仅对存货当中的原材料一项就计提了11.71亿元的减值准备,占到整个存货减值准备的82.64%。

  与此同时,由于铁矿石价格已经连续两年下跌,因此,2011年在原材料上计提的减值准备也没有任何转回,在账面上,公司2012年总计转销了14.79亿元的减值准备。

  记者在翻阅马钢股份历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时注意到,由于在原材料上始终维持高库存,因此,一旦铁矿石价格发生巨幅变动,公司当年都不得不计提大量的存货减值准备。

  数据显示,在2011年铁矿石价格下跌时公司计提了6.77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公司当年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64%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减少了84.14%;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的那一轮铁矿石价格暴跌当中,公司当年计提了17.97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公司当年在主营收入增长40%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较上年下降了70%多。

  七成铁矿石仍外购

  深受高库存连累的马钢股份,正在想办法摆脱对外购铁矿石的依赖。

  2012年10月12日,马钢股份和母公司马钢集团签订新一轮矿石采购协议,按照协议未来3年马钢股份向马钢集团所采购矿石的资金上限明显提高,分别是56.6亿元、66.1亿元和84.7亿元。

  相比较,马钢股份在2010年至2012年的3年间向马钢集团采购矿石的资金上限只有24.9亿元、25.7亿元和30.7亿元,而这期间实际采购的数量分别是22亿元、24亿元和28.2亿元。

  一般来说,马钢股份与母公司之间每隔3年签订一次为期3年的矿石采购协议,由于涉及关联交易,因此在这份协议当中将限定向母公司采购矿石的最高资金限额。

  为摆脱外购铁矿石的束缚,马钢股份向母公司所采购铁矿石的份额占公司总采购的比重在逐年提高。根据年报披露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3年间,马钢股份向母公司采购矿石占同类交易的比例从14%提高到了21%。

  “以后的日子会稍微好过一些,母公司的铁矿已经开始逐步地稳定生产,最近的铁矿距离公司只有几十公里,随用随取,这样公司以后就没有必要维持那么高的库存了。”上述董秘办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而按照公司的测算,未来公司对母公司铁矿石的采购比例将提高到30%左右,这样一来,如果考虑到库存损耗等因素,向母公司采购量每提高10个百分点,库存的下降比例就远不止10%。

  计提饮鸩止渴

  对于马钢股份,今年的当务之急就是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否则明年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在已经进入到微利经营的钢铁行业,一旦遇上高比例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查阅行业数据时注意到,从2009年到2011年的3年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高的上市公司当中,2009年和2010年都是鞍钢股份,2011年则是韶钢松山,而目前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均已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这其中,*ST鞍钢已经连续4年进行了高比例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导致的结果则是在公司主营收入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利润直线下滑,直至连续两年亏损。

  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上市钢铁企业当中,除了马钢股份之外,包括柳钢股份新钢股份安阳钢铁酒钢宏兴等钢铁公司在过去4年间的铁矿石存货比例都明显偏高,其中柳钢股份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的铁矿石存货占存货总量的比例始终在70%-80%之间。

  “上市公司持续的计提减值损失,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高价购买原材料导致的成本负担。”上海一家券商行业分析师向记者分析表示,如果按照去年年底以来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开始企稳回升来看,钢铁企业接下来不会继续计提减值损失,这样无疑会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根据记者所统计的11家钢铁上市公司铁矿石库存量变化情况来看,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间库存的增幅分别是56.7%、-5.4%和-22.5%,最近两年时间钢铁企业的去库存化迹象明显。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12名渔民被菲扣留起诉 最高或判12年
  • 体育欧冠半决赛抽签-巴萨碰拜仁 皇马对多特
  • 娱乐《我是歌手》羽泉爆冷夺冠 邓超抢戏
  • 财经北京制订出租车调价方案 收益主要给司机
  • 科技杨元庆:联想欲与三星苹果三足鼎立
  • 博客马未都:古人缠足增强了性爱质量(图)
  • 读书韩国上将朝战亲历:最寒冷的冬天
  • 教育北大卖猪肉生:给母校丢脸说法是谦虚
  • 育儿保姆喂果冻噎死幼童 家政公司判赔78万
  • 谢百三:五年前不买西湖房 肠子都悔青了
  • 杨涛:如何看待美股指数屡创新高
  • 安邦智库:日本走再独立道路的货币风险
  • 赵伟:2012年4季度美国GDP究竟是升是降
  • 姚树洁:人民币何时能够全面国际化
  • 刘石: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如何不再纠结
  • 孙立坚:中国为何不能学美日的做法
  • 刘杉:新自由主义还有灿烂日子吗
  • 管清友:从朱镕基经济学到李克强经济学
  • 水皮:魏家福委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