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家上市公司涉矿1292亿撬动至少8倍杠杆

2013年04月08日 05:14  理财周报 

  在一场场财富盛宴中,涉矿的多个利益方——大股东、矿主、PE、中介机构、公众投资人,他们因矿而来的财富变化大相径庭

  理财周报矿产资源评测小组 汪江涛/撰述

  用“魔鬼词典”可以这样解释纸醉金迷:一纸购矿协议,带来“黄金满地”。矿,Minerals,就拥有这个效果。

  矿,本是一种物质,它就在那里,不喜不悲。如果没有资本的催化,某种程度上说,是没有价值的。让矿插上资本的翅膀,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他们美其名曰“资产证券化”。

  在一个主要由投资驱动,主要由货币超发驱动的经济体系里,矿,是一种容易被资金追逐的物质。在一个看重所谓价值重估、寻找预期价值的资本市场里,矿,是上市公司大股东、PE、先期暴富人的最爱。

  攀龙附凤。上市公司一旦涉矿,股价通常都会“闻矿起舞”,这已是中国股市多年的“优良传统”。只不过,在一场场财富盛宴中,涉矿的多个利益方——大股东、矿主、PE、中介机构、公众投资人,他们因矿而带来的财富变化大相径庭,一些公众投资人由于信息不对称甚至利益受损。

  矿恋资本,带来“甜蜜点”。资本嫁矿,让资本告别单身。资本与矿的“恋恋风尘”,类似一场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流氓爱情。

  实业逻辑

  公众投资人知道,今年以来最牛股非冠豪高新(600433.SH)莫属。从年初的9.14元/股,到3月13日最高点的29.25元/股,短短41个交易日最高涨幅翻了2.2倍。另外一只牛股中科英华(600110.SH),今年3月11日复牌后连拉6个涨停,股价由停牌时的3.61元/股至最高点6.98元/股,12个交易日最高涨幅93%。

  冠豪高新与中科英华的股市传奇,与矿密切相关。2月26日,冠豪高新异动交易公告只是重申了拟购茂名油页岩和高岭土矿的信息,维持其2011年10月所谓“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尚未签署协议”的判断。而中科英华,也推出拟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德昌厚地稀土矿的方案。

  冠豪高新历史上一直平平无奇,主营造纸,销售毛利率一直在20%左右徘徊。2009年-2011年净利润分别只有1005万元、3822万元以及8526万元,直到2012年前三季度,其分季度每股收益仍区区几分钱。

  而冠豪高新去年年报显示,全年净利润2亿元暴增1.37倍,主因是转让全资子公司湛江冠通投资公司65%股权所获得的投资收益。

  如媒体报道,冠豪高新股价一路涨之际,该公司不断释放利好。该公司一众高管,于2012年业绩预喜公告发布7天后,即大幅增持公司股票166.25万股,“11高管集资千万炒自家股票18天赚800万”的报道一时让拿着其他股票的小股东“羡慕不已”,纷纷要求“自家”公司高管效仿。

  至于中科英华,媒体对其收购西藏发展(000752.SZ)“弃儿”,矿储量、认购方管理关系等多有质疑。理财周报记者黄剑,更直指中科英华定增对象多身穿“马甲”,是为浸淫资本市场多年的“老江湖”,包括德隆旧部、京沪私募、资本大鳄郑永刚等多股力量反复博弈其中。

  诸如冠豪高新与中科英华这两大“矿明星”,都隐藏着一条实业家的金融逻辑:利益方潜入——收购问题矿产——矿产评估增值——资产证券化股权增值流通退出。

  理财周报从4个利益方角度,观察矿资源“变身”过程:一是资产出卖人的矿产评估大幅增值;二是资产购买人(上市公司)因为购矿利好而来的市值增加;三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背后关联PE和机构的市值增加;四是公众投资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持股市值或增或减——由于持股时间和成本差异,这中间较难全面量化。

  比如今年3月份完成定增的路翔股份(002192.SZ),理财周报指融达锂业控制人吕向阳家族,通过向路翔股份出售锂矿,获得两度资产溢价:一是评估增值9.17倍,二是吕向阳家族通过资产置换上市股份,市价与定增价差额而来的账面溢价。吕向阳家族资产两度增值率28倍。与此相应,路翔股份公众股东由于增发带来每股收益摊薄,公众股市值曾一度缩水。

  杠杆效应

  理财周报“资本矿恋”特刊,独家统计从2012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布相关矿产资源收购、重组以及项目进展的情况。呈现读者面前的是,112家公司、合计1292亿元矿产资源交易价值的“资本大案”。

  理财周报将从矿产收购进展(拷问项目确定性、辨别哪些是收购谎言),购矿方式(多通过“定向增发配套募集现金”),矿产出卖方与上市公司关系(辨别关联收购套利),矿产价值评估(辨识矿产的真实利润),以及矿交易预期价值(资源收购给公司带来的资产、利润、市值变化)等五个维度,对112家公司、147个涉矿项目进行全方面审查。

  资本圈很看重金融杠杆效应,是为资产证券化的价值魅力所在。但同时,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和认知度提升,金融民主化步伐的加快,那些企图蒙混过关、无视公众投资人利益的行径,已经越来越受到监管方关注和惩罚。

  最大反面典型荣华实业(600311.SH)。该公司早于2008年1月,即拟收购浙商矿业投资公司股权及采矿权、探矿权,资金来源于出售资产所得的2.6亿元,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公众投资人看到,荣华实业为赶上2007年流行的资产重估概念,匆忙抛出所谓矿产收购,彼时其拟购的浙商矿业甚至没有获得一个核心金矿资产的产权,整个2008年一年时间,荣华实业不断就相关矿产过户、探矿证、开采证、安全许可证等矿投资必备手续发布提示公告,让人眼花缭乱。

  配合涉矿“利好”,荣华实业股东不断减持,二股东武威塑料包装公司持股数从2007年年报的6170万股,锐减到2012年三季度末的255万股。相应的,荣华实业股价仅在2008年11月-2009年7月,2010年7月-11月两段时间猛炒,从2011年迄今两年多一直漫漫熊途,市值缩水约7成,从最高时的156亿锐减到如今不足50亿。

  上市公司热衷涉矿,源于诸多利益驱动。除了上述路翔股份案例给相关方带来的巨额收益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也通过增发购矿,利用市值增加杠杆。

  “资本矿恋”112家公司,4月1日收盘市值合计10092亿元,与此对应的是矿产总交易价值1292亿元,矿产在注入前撬动7.8倍的股票市值。如果在定增(大部分公司采用资产认购定增方式)完成后,112家公司由于股本增加,新增股份上市并不除权,矿产撬动的市值将进一步放大。

  在理财周报逐家数据统计中,有明确预案“支付给矿产出售方的股份数”的公司为19家,涉及矿产总价值440.55亿元,矿产出售方合计获得上市公司股份51.22亿股,对应4月1日市值572.72亿元,440.55亿矿交易撬动的是2.3倍资本杠杆,如果通过定增坐上重要股东位置,其资本杠杆将更大。

  资本演绎

  资本从来都是追逐最大利益的,它们选择、蛰伏、出击,或者主动寻求增值,或者被迫通过涉矿“自救”。

  112家“资本矿恋”个案公司中,有10家ST公司,知名的莫过收购稀土矿、价值交易额超过26亿元的*ST关铝(000831.SZ)。由于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亏损,该公司于2011年3月暂停上市。2012年3月,大华会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非标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称*ST关铝2011年盈利862万元,直至2013年2月8日,*ST关铝恢复上市交易。

  由于背靠央企五矿集团这查大树,*ST关铝于2012年9月推出出售资产、增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自救”方案。该公司通过向五矿稀土公司以及5名自然人发行股份,购买他们持有的五矿稀土赣州公司和五矿北京稀土研究院股权,实现主业转型。

  在*ST关铝购矿交易中,魏建中等5名自然人无疑是大赢家,他们合计获得9500万股股份,对应4月1日收盘市值高达22.62亿元。魏建中于2008年10月出资2.5亿元,获得五矿稀土赣州公司29.88%的股权,不计其后来的股权转让收益,魏建中目前持有的3827万股*ST关铝股份,对应市值9.11亿元,出资回报率至少在3.6倍以上。

  魏建中为江苏常州人,今年69岁,2005年11月至今为五矿赣州稀土核心资产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公司总经理,并于2008年10月-2011年6月任职五矿稀土赣州公司董事。魏建中的资本演绎,尚有许多谜题待解。

  实际上,在112家“资本矿恋”公司中,有多达19家公司采用“定增+配套募集”的方式,收购矿产。矿产出售方,毫无例外,均在民营资本手中。这些“资本能人”,既坐享矿产证券化增值,又能通过上市股权“玩转”上市公司,做进一步的资本运作。

  如果注意观察一下,目前主业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特别热衷插足矿业。理财周报统计的数据里,有多达1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其中不乏知名“新湖系”的新湖中宝(600208.SH),“妖股公司”天伦置业(000711.SZ)、中天城投(000540.SZ)等。

  房地产,作为中国内地先富人群“必备资产”,最近几年一直受到政策调控,其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主业融资的路径已被封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纵矿产资源重组、收购,房地产公司打开了另外一道财富之门。

  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涉矿久已有之,相关题材炒作一波连着一波。各种各样的矿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成为实业与资本的结晶体,沦为实业富豪们放大财富、高位套现的“最佳工具”。

  记者与两家早先涉矿的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聊天,其皆曰不易。最大难题是跨行业门槛以及组建自己的地质和管理团队,不仅存在资源缺失(地下没有矿)风险,还有偏远地区矿产持有人的道德风险。

  “投资矿其实一点也不比搞房地产简单,看十几个矿难得一个感兴趣。房地产要打交道的政府部门,矿几乎都涉及,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很多。投资矿的周期至少3-5年,5年能出利润已经很不错了。”看来,矿产投资像唐僧肉一样,并不好吃到——以涉矿为由炒作股价自然另当别论。

  记者曾读过同一报业集团记者写的亲身文集《黑暗的声音》,印象颇深。这名记者生长在煤矿区,做过地下矿工。很长一段时间,他在深深的地下,聆听煤层滴出的水声,面对无边的黑暗,他与自己内心对话。

  每念及此,思绪万千。一块矿石,它是怎么样被辛劳的人挖出来,又怎么样被输送到地上,历经多少路径才变成一沓沓钞票?而在一个叫A股的财富角斗场里,它又是怎么被资本相中,成为跑向终点的赛马?

  资本矿恋,它们甜蜜了,公众投资人可要小心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中超-申花0-0杭州负分归零 AC米兰2-2
  • 娱乐周迅被拍帅哥陪逛街 陈坤同行作掩护(图)
  • 财经北京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提高至7成
  • 科技中移动原高层称微信所增成本远超收入
  • 博客罗援将军:首尔是韩国命门 关注H7N9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高中防男女交往:须5人在场地方明亮(图)
  • 育儿快递员多次在小区电梯内强奸猥亵儿童
  • 杨涛:如何避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
  • 洪平凡:中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 舒也: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沙上建楼
  • 叶檀:日元走上歧路
  • 陈序:日本央行能不能启动日本经济
  • 宋文洲:破产丧钟为谁鸣?
  • 金岩石:性感产业是城市灵魂
  • 赵伟:美国经济依然引领全球
  • 陈敬东:房产制度将会形成夫妻关系契约制
  • 张明:日本央行破釜沉舟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