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建挂牌 大象入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 10:29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陆玲

  7月29日消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上市。当日高开高走,以6.70元开盘,数十万手的大单频现,至9:45将股价推高到7.96元,涨幅达到90%,换手率也接近三成。然而好景不长,下午开市后,中建迅速下跌,很快跌破开盘价,最低达到6.21元,大盘也被带累狂跌171点。

  该公司董事长孙文杰对记者表示自己“很高兴”。“其实我心里最希望的开盘价是6.68元,中国人图吉利,6.68元会是非常吉利的。但实际开得比6.68元还高,我心里当然高兴了。”

  作为A股史上第五大规模IPO、今年到目前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中国建筑120亿股的发行量、500亿元的巨额融资已引发整个股市的震动与对后市的猜想。

  实际上,从审批、申购,到正式发行、上市,中国建筑始终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且最重要的是,其高达51.29倍的市盈率让市场不得不联想起中石油。尽管,承销商中金公司信誓旦旦地表示“中国建筑不可能成为第二个中石油”。

  不做第二个中石油

  从“过会”到路演,中国建筑过度了两年之久。

  无疑,中国建筑上市的这个时间节点算是好的: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稀释和消化大盘股的发行压力,市场流动性充裕,承受能力大大增强。监管层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选择:先以小盘股试探市场底线,成功后开启了成渝高速,之后顺水推舟推出了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的核心业务是基建和房地产。国家现在呵护什么很明显。”有分析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巧合的是,中国建筑上会的时候是恰逢“5·12”地震,这次又是在成渝高速后面,“也可能是国家结构性调整的需要,国家开发西部的一个信号”。

  “从公司本身来讲,整个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3.6%,房地产也达到10%,所以此时上市也是选择了比较好的时间点。”银河证券工程建筑行业的分析师郝飞飞表示。

  据悉,4万亿投资计划中,与建筑业直接相关的投资额合计近3万亿元,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1.5万亿元、灾后重建的1万亿元和投向民生工程的4000亿元;未来三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20万亿元。因此,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中国建筑将成为这场固定资产投资盛宴以及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

  这个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建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宝钢集团和中化集团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开始了上市之旅。据孙文杰介绍,早在2001年起中国建筑便有了整体上市的打算。“从2006年6月向公司党组正式提出上市计划开始计算,中国建筑的真正上市之旅已经走了3年多。这也是54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当中,通过整体重组、改制上市的第一家。”

  据孙文杰介绍,之前外界一说中央企业搞得好,就说有垄断、有资源,可是他们所有的项目都完全是通过竞争、招标的方式得到的。孙认为,中国建筑近年来的成功已表明,央企是完全可以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这种言论在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眼里似乎很可笑,叶撰文称,如果不是垄断资源,中国建筑何以有如此高的发行价?众所周知,中国建筑是国内建筑行业的巨无霸,是中国保障型住房领域的垄断企业,是央企房地产业整合的排头兵,是中国建筑企业中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个特级资质的企业。

  这样不由得使人想起两年前的中石油上市。2007年11月中石油也是以巨无霸的姿态登陆A股。头顶“全球市值第二”、“亚洲最赚钱公司”等光环,融资规模为667亿元的中石油引来3.37万亿元资金的认购。

  虽然盈利预期难以和中石油相比,市场对中国建筑的前景仍很看好。“总体而言,公司业绩非常好,行业驱动力量比较强,而且盈利能力不错。”

  路演时孙文杰反复强调公司的核心资源,一是储备的廉价土地,二是建筑业的利润增长。“截至2008年底,中国建筑拥有土地储备总计3427万平方米。这些土地大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平均土地价格还不到1500元/平方米。”

  自2005年以来,中国建筑的房建部分利润年均增长15.6%,基建部分利润年均增长43.3%,设计部分利润年均增51.4%,从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16.9%比例来看,全年利润趋势向好。

  时移事易,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数分析师均表示,中国建筑不会重演中石油破发的一幕。“毕竟市场目前还在3000点以上,而且一只发行价在5元以下的股票会使大家降低对其51倍市盈率的恐惧。”

  市场能否扶稳中建

  疯狂的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许多业内人士在为一个问题而煎熬,市场疯了吗?

  股指的一路疯狂走高让那些预测股市走势的专家,不得不一次次修改自己的预测。从1664点低点到现在涨幅超一倍,才用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随着市场的回暖与步步攀升,打新、荐股的热潮氛围回到了两年前6000点高位的情形。

  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股票开户数在连续小幅回落两周后大增,新增股票账户数484799户,创下自2008年1月份第三个交易周以来的新高。股市活跃程度持续大幅提高,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从此前的2306.08万户增加到2415.45万户,这是中登自2008年初公布该数字以来的最高值,为去年低峰时期的四倍。

  外电分析说,这是中国提振经济的努力正在加剧投机热的最新迹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某网站针对中建上市对后市影响的调查中,表示“中签当天就卖,落袋为安”的投资者居然占了六成。这说明,尽管大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建筑上市当天不会破发,但也不看好其接下来的走势。

  事实是,中国建筑在7月29日已将中国特有的炒新投机习俗再次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不过,多名分析师均向时代周报表示无须担忧。中国建筑并不会引发大盘的调整,就算有调整,趋势还是向上的。金融界分析师陆俊龙甚至向时代周报表示,“从资金面上来看,400多亿的发行量对于现在的成交量是小意思。”

  自2008年8月以来,A股市场已经历了近一年没有大盘蓝筹股发行的枯雨期。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建筑发行前一天即7月21日,央行骤然减弱资金回笼力度,通过公开市场一下子释放出700亿元资金,为这只超级大盘新股发行松动流动性。

  还有分析师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认为,“宏观经济CPI和PPI都将于三季度之后逐渐趋暖,到时候会有更多资金来承接所谓的IPO”。加上通胀预期所导致的“储蓄搬家”,以及海外热钱的流入,在市场资金充裕的背景下,中国建筑的上市,基本不会改变大势向上的格局。

  这一切,从参与申购的机构的乐观心态上就可见一斑。

  来自中国建筑的公告数据显示,一共有524家机构参与了其网下发行,有效申购总量为2302.81亿股,比初步询价中申报的数量多出了几百亿股,合计有效申购资金为9625.74亿元,也比初步询价的申购资金多出了2600亿元。网上冻结资金8875.71亿元。

  网下机构申购中,基金一改前期相对“冷淡”的打新态度。524家机构中,国内公募基金、基金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就达到了262家,占比高达五成。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基金动用了约4344.35亿元申购了1039.32亿股中国建筑,几乎占到了网下申购资金的一半,成为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与这些乐观看多市场的机构不同,有谨慎的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的上市公司业绩,要远到明年年中或年底才能够给予估值支持,当下的市场估值存在明显的泡沫。中国建筑的上市交易,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诱因。

  检验新股发行新规

  作为重启IPO大盘股第一单,中国建筑发行上市除了为“市场验血”外,无疑还是此次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试金石。

  此次中国建筑IPO发行网下和网上中签率分别达到2.61%和2.83%,最终确定从网上向网下回拨12亿股(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下和网上最终发行规模均为60亿股,据此计算,网上申购时只需约15万元即可稳中一手,中小投资者的获利空间显著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股发行首次从网上回拨到网下。6月1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这样,机构只能选择网上申购和网下申购其中一种方式。网上初步中签率高于网下,导致中国建筑不得不首次选择使用从网上回拨网下的规定。从而避免了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互相争利的局面,充分实现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初衷。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此次IPO重启改革的重点是市场化定价。而市场化定价原则是:依据企业整体能力,根据市场估值定位所采取的一种发行方式。

  具体到中国建筑,以目前发行的市盈率来看,中国建筑的发行价明显偏高。尽管高价发行由来已久,但中国建筑的高溢价依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关注,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进一步对定价作出说明,充分披露定价信息,增加定价信息透明度。

  中金与中国建筑就此表示,本次发行价格区间的市盈率水平较可比公司有一定溢价,主要于2008年发行人利润受国际金融危机、雪灾、地震和奥运会期间停工等特殊因素影响较大;而随着2009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和发行人各项业务环境的回暖,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恢复正常增长,更能反映发行人未来的发展态势。用孙文杰的话来说,此定价已经够保守、实在了。

  众所周知,按照中国建筑51倍的市盈率发行,远高于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隐藏有较大的泡沫和价值高估。而发行价定高了除了对公司,对其他机构和股民都没有任何好处。事实证明,新股高溢价发行上市形成泡沫后,对市场的打击是非常明显的。

  在改革并不彻底的新股发行制度环境下,所谓“市场报价”,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不过是机构投资者、承销券商和IPO公司在利益一致下的默契或合谋,目的就是尽可能多从市场上“高价圈钱”,以便各方进行利益分配。

  有专家分析指出,在市场机制很不健全的情况下,没有买方对卖方的制约,没有严谨的制度监督,完全放开只会导致市场失控,股民信心崩溃。著名财经评论人曹中铭建议,将询价机构的切身利益与新股的发行价格“挂钩”,新股发行价格才会趋向合理,竞相报高价的局面才会被打破。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落实发行体制的改革措施、择机推出后续改革措施。

  无论如何,大象已经跳入了游泳池中,所有的股市参与人都在静观,它会游多远?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