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绩修正频繁上演 七成公司造好

  证券时报记者郑昱

  计划赶不上变化,伴随二季度经济回暖,不少上市公司对中期业绩进行修正。据本报信息部统计,截至7月14日,共有8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修正公告,其中有56家不同幅度向上修正中期成绩,占“修正大军”比例的68.29%,给投资者带来意外惊喜。

  值得注意的是,有12家公司的业绩预告发生“质变”,对业绩进行了反向修正。其中,有风华高科金城股份新乡化纤等9家公司宣布由预亏转为预盈、减亏,或由预降转为预增。利好消息在相关公司二级市场的走势也得以反映,6月17日,金城股份宣布将原亏损3000万元的预告变更为盈利1000万元,股票当日即涨停。而江南化工、华东数控等公司也在上调业绩预测后,创出股价新高,大幅向上修正的业绩成为股价提升的引擎。

  国家系列政策的刺激效应在修正公告中得以体现。华意压缩称,受益于有关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广等因素,公司中期业绩由此前预计的1100万元增加到4500万元。红宝丽也表示,受家电下乡等拉动内需政策的影响,冰箱等行业需求有所回升,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量保持稳定增长。风华高科表示,受3G、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公司第二季度经营情况逐步好转。

  从行业来看,大部分上调业绩预告的公司处于制造业,部分子行业景气回升、产品价格上调都成为扮靓业绩的重要因素。以化工行业为例,三力士澳洋科技德美化工等因产品价格回升、成本管理有效等原因分别调增了半年报的业绩预期。澳洋科技表示,由于二季度粘胶纤维市场形势有所好转,粘胶短纤销售价格上升,公司二季度实现盈利。

  伴随高价库存的消化,在产品价格平稳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也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江山化工将中期业绩预计盈利400-1200万元修正为盈利2200-2700万元,原因是今年二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低于前次预计水平。此外, 股权出售、补贴收入等一次性收益也推动上市公司业绩大涨,如湖北金环、金城股份、力合股份等均在此列。

  统计结果显示,中小板公司依然是业绩修正的主力军。82家发布中期业绩修正公告的公司中,中小板公司有44家,占据大半江山。其中有25家中小板公司向上修正业绩,除了产销价格的变化,不少中小板公司将业绩超预期的原因归结于成本的控制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苏州固锝发布业绩预增修正公告显示,调整产品销售结构以及大力开发新品市场,控制并降低了原材料及生产成本是业绩能够好转的主要原因。横店东磁也表示,报告期内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有所下降,提升经营效益。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